ID: 23520559

第二章 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29505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章,一节,耕地,资源,国家,粮食
  • cover
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图表,说明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及特点以及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表现。(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分析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综合思维) 目标一 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1.概况 (1)概念: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分类 2.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特点 原因 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我国土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大;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面积少 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优质耕地少;长期耕作,疏于维护;土地污染严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我国耕地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的地区;以昆仑山—祁连山—秦岭—淮河为界,南方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少、以水田为主;北方水资源欠缺、耕地资源较多,耕地以旱地为主,水热条件较差,大部分依赖灌溉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核心归纳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耕地比重小 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4%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 东南部占88.4%,西北部占11.6% 中、低产田比重大 中、低产田占70%左右 自然灾害造成耕地减少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损毁 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多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改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果林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判断 1.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耕地少。( √ ) 2.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 × ) 3.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 √ ) 4.我国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导致我国耕地面积比例较小。( √ ) (2023·山东青岛期中)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读“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完成1~2题。 1.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 A.陕、黔、鄂 B.滇、渝、闽 C.黔、川、鄂 D.皖、赣、桂 2.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 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 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D.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陕西(陕或秦)、四川(川)、重庆(渝)、云南(云或滇)、贵州(贵或黔)、浙江(浙)、福建(闽)、台湾(台)、北京(京)、海南(琼)、天津(津),故选B。第2题,新疆可平衡年限为75~255年,年限较长,说明耕地的紧张程度较低,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C正确;新疆荒漠广布,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小,新疆现有耕地的利用率较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与西部大开发无关,A、B、D错误。故选C。 (2023·湖南长沙月考)耕地资源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源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新、黑、豫、云、甘等省级行政区。图a示意我国耕地资源分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