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矿产资源的分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利用地图等方式,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区域认知)3.联系实例,说明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4.结合实例,说明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人地协调观) 目标一 矿产资源及其分类、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 1.矿产资源的概念: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2.矿产资源属性:绝大部分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矿产资源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依据产出状态 固态矿产、液态矿产、气态矿产 依据特性及用途 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 思考 石油属于哪类矿产资源? 答案 依据产出状态分类,石油属于液态矿产;依据特性及用途分类,石油属于能源矿产。 4.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1)种类多,储量丰富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比较齐全;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矿产探明储量较低。 (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大部分品位较低;有一半以上的矿产以共生的形式赋存,这些特点使我国矿产利用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天然气资源多分布在我国西部,磷矿、钨矿、锡矿主要分布在南方少数省区。 思考 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利弊。 答案 有利方面是可以集中投入、节约开采资金;不利方面是这种分布不一定与各地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一致,很可能需要长距离运输。 拓展延伸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我国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小 人口众多,资源需求量大,矿产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 具有明显优势的矿产除煤炭外,多数是用量较小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而用途广、用量大的大宗矿产如铁、铜、石油及天然气等,不具有明显优势 具有明显优势的矿产滥采严重、低价出口,造成资源浪费,资源储量降低;用途广、用量大的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贫矿多,难选矿多,共生伴生矿产多 开采利用难度大,开采成本高;开采方式相对粗放,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开采主矿产抛弃共生伴生矿产等现象较多 矿产资源区域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如煤炭储量的90%分布在长江以北;磷矿储量的80%以上分布在南方地区 矿产资源运输量大,导致交通运输压力大;运输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部分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造成当地土地、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的市场供应,近几年除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外,稀土工业产品日趋丰富。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和“我国稀土出口量和创汇总额对比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是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区 B.分布广且相对集中,中部多北部少 C.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没有稀土资源的分布 D.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稀土资源的分布 2.下列有关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进口稀土资源,增加稀土资源储备 ②合理开采稀土资源,防止生态破坏 ③不断增加稀土出口量和创汇量 ④优化稀土工业结构,提高深加工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是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区,A对。我国稀土资源分布广且相对集中,中部少北部多,B错。内蒙古、四川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有稀土资源的分布,C错。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江西等地,有稀土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