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8084

第13课 (米字旁)

日期:2025-10-02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48144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课,米字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准备 课堂准备 入则静、坐则安。 桌面洁,笔砚正。 心要静、字要端。 拾聿书法 米字旁 教材:人美版4年级下册 教师:拾聿书法 课 程 目 录 1.课程导入 2.坐姿与握笔 3.新课讲授 4.书法知识拓展 一.课程导入 欧体楷书的米字旁 “米”字作为左偏旁时,撇画收缩,捺变为点,整体形态较宽。 我来读帖 1. 米字旁由点、撇、横、竖钩等六个笔画组成。 2. 米字旁的点、撇向横竖交叉处聚拢;米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二.坐姿与握笔 标准坐姿 头正 身直 肩平 臂开 足安 五 字 执 笔 法 步 骤 三.新课讲授 思考: 颗粒状,放在木架上。 你能想到什么字? 篆 隶 草 行 楷 探字源 米:甲骨文“米”字像一些散开的米粒,中间有一木棒,表示放置稻米的架子的间隔。后面直接演变成十字架。 知识补充 米字旁来源于古代象形文字,最初形似米粒或稻穗。 其甲骨文形态像在一横上下各有三点,似一堆米粒。后来字形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的 “米” 字旁,且从米字旁的汉字多与粮食作物有关。 我来分析 1. 米字旁起笔侧点位置较低,第二笔短撇短促,位置稍高,两笔相互呼应。 2. 长横略向右上倾斜,左伸右缩;竖钩伸展,挺直。 3. 第五笔撇画直而短。末笔点短小。 4. 书写时要注意米字旁与右部笔画之间的关系。 写一写 评一评 双姿标准 大小适宜 行笔流畅 左伸右收 整体美观 我来临摹 看———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 整体笔顺、结构 书写 要点 笔顺:从左到右 书写要点:米字旁窄、横画左伸,撇、点位置讲究;右部 “青” 横画等距,月字端正,整体和谐平衡、穿插避让。 初学书法的方法:描红与双钩填墨 在印有红底的字体上面描写。在双钩的字上填墨。 写一写(对临) 小组讨论学习:观察书写要点 看———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 整体笔顺、结构 描红与双钩填墨 在印有红底的字体上面描写。在双钩的字上填墨。 写一写(对临) 学以致用 看—描—写 根据前两个字的学习方法,找这个字的书写要点,再美观书写汉字。 每个小组推荐一幅练习稿展示,请同学们予以点评。 我来评价 观察与发现 通过描红,可以发现,在“精”“粉”“粹”中,米字旁的形态略有不同。 四.书法知识拓展 王献之与《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344—386)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从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后来又学习张芝等人的书法,楷、行、草无不精通。在此基础上,王献之勇于创新,最终以行草书闻名于世。他的行草书新奇率意,逍遥酒脱,连绵不绝,对后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将他与王義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与《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槽书的传世名作,因为刻在碧玉般的石板上,所以又被称为“玉版十三行”。其书法风格秀美,笔画圆润,体势俊逸,是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之一。 下课啦,重师礼; 练习纸,齐放好; 笔砚洗,几案净。 ———小小书法家 书法课下课礼 友情提示: 拾聿书法已有独立商标和版权 资料仅供本人上课参考, 不可二次商用,侵权必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