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准备 课堂准备 入则静、坐则安。 桌面洁,笔砚正。 心要静、字要端。 拾聿书法 绞丝旁 教材:人美版4年级下册 教师:拾聿书法 课 程 目 录 1.课程导入 2.坐姿与握笔 3.新课讲授 4.书法知识拓展 一.课程导入 欧体楷书的绞丝旁 绞丝旁整体形态较宽。 我来读帖 1. 绞丝旁由两个撇折、四个点组成。 2. 绞丝旁整体紧凑。 二.坐姿与握笔 标准坐姿 头正 身直 肩平 臂开 足安 五 字 执 笔 法 步 骤 三.新课讲授 思考:像线、细而软。 你能想到什么字? 篆 隶 草 行 楷 探字源 丝:甲骨文字典中的丝由两个糸的字符组成,糸就像一束丝的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丝,表示与丝有关的事物。糸与丝可以互换使用的,《说文解字》解释:丝,蚕所吐也。 拓展 绞丝旁写作 “纟”,同 “糸”。其来源可追溯至甲骨文时期。 甲骨文 “糸” 字像两束蚕丝缠绕在一起的样子。金文和甲骨文大致相同,到了小篆,字形逐渐规整。隶书出现后,“糸” 字上部分压缩成 “ ”,下部分拉直成 “小”。汉字简化后,用作偏旁时写作 “纟”,俗称 “绞丝旁”。 汉字演变 我来分析 1.绞丝旁第一个撇折起笔的位置较 高,第二个撇折从第一个撇折的右下起笔,两组撇折收缩较紧,两个折笔方向不同,分别指向右下、右上。 2. 绞丝旁的第一个点紧贴撇折中部,后三点之间相互呼应,组成左低右高的弧线。 写一写 评一评 双姿标准 大小适宜 行笔流畅 笔画紧凑 整体美观 我来临摹 看———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 整体笔顺、结构 书写 要点 笔顺:从左到右 书写要点:纟旁两撇折角度有别,提画斜上,点画均匀;右部横较短,竖画挺拔,整体协调平衡。 初学书法的方法:描红与双钩填墨 在印有红底的字体上面描写。在双钩的字上填墨。 写一写(对临) 小组讨论学习:观察书写要点 看———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 整体笔顺、结构 描红与双钩填墨 在印有红底的字体上面描写。在双钩的字上填墨。 写一写(对临) 学以致用 看—描—写 根据前两个字的学习方法,找这个字的书写要点,再美观书写汉字。 每个小组推荐一幅练习稿展示,请同学们予以点评。 我来评价 观察与发现 通过描红,可以发现,在“经”“纪”“终”中,绞丝旁的形态各不相同。 四.书法知识拓展 章法 章法又称“布局”,是指安排整幅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好的章法能使作品在丰富的变化中显得和谐统一,让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协调地搭配。书法家的章法变化无穷,带给人不同的美感。有的很茂密,有的很疏朗;有的整齐匀净,有的参差多变。 章法 如图行楷《陶渊明诗》,有行无列,行首尾整齐,逼靠纸边,排列有序。第六行低一个字,写上书写时间、地点及内容。最后一行用略小的字写上书写者姓名。 下课啦,重师礼; 练习纸,齐放好; 笔砚洗,几案净。 ———小小书法家 书法课下课礼 谢谢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