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点一 重力的产生 问题:历史上都有哪些代表性的科学家对物体运动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觉得谁的观点是最准确全面的?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一 重力的产生 小组合作:联系生活,阅读教材第98-100页,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新课探究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车为什么总要停下来呢?” 新课探究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你不推了它还不停吗?要想让物体运动,一定要用力推着它才行!” 新课探究 交流与讨论 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是运动不起来,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后就会停下,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新课探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车停下来的原因是没有了推力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车子是因为受到阻力,所以停下来。 补充 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Newton,1642-1727)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归纳小结 历史上,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原因的科学家中,代表性的有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迪卡尔,牛顿,他们的观点如下: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迪卡尔: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直线运动。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上述科学家的观点中,牛顿的观点是最全面的,也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 新课探究 例题一 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 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它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答案及解析: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它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为牛顿第一定律奠定基础.故C正确; D、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探究点二 伽利略的探索 问题:伽利略是怎样探究运动原因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 新课探究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98-99页,小组成员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 会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 擦力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 新课探究 伽利略的思路 推 理:小球将会达到同一高度 对接斜面倾角越小,运动距离越远 对接斜面倾角为零,小球永远运动 假 想:摩擦力大小为零,观察小球在另 一个斜面的运动情况 新课探究 归纳小结 利略是在探究运动原因时,用到了理想实验法,这有着重要的意义: (1)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3)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速度)的原因.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例题二 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