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0105

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爱我家》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2005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大象,第五,整体,我爱我家,上册
  • cover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大象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5单元《我爱我家》 单元主题 梦想建筑师———家园的科学营建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梦想建筑师———家园的科学营建” 围绕家庭基础设施系统、住宅设计、工程建造与宜居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工程实践理解“科学服务生活”的本质,培养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单元大情景 “梦想建筑师大赛” 学生化身“住宅设计师”,参与校园建造大赛: 1.任务1:家庭系统工程师(《我家的水电气暖》)———分析家庭水电系统; 2.任务2:创意设计师(《小小住宅设计师》)———设计环保住宅模型; 3.任务3:工程建造师(《小小住宅建造师》)———制作房屋结构原型; 4.任务4:宜居评审官(《最佳宜居奖》)———优化方案并参赛。 最终目标:举办“梦想家园博览会”,评选最佳设计团队。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设计解决方案并说明依据; ②制作实物模型,测试改进; ③分析工程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家的水电气暖》《小小住宅设计师》《小小住宅建造师》《最佳宜居奖》这4课。 《我家的水电气暖》聚焦家庭基础设施系统,通过探究水管网络、电路布局、燃气管道和供暖结构(如地暖/暖气片),引导学生绘制家庭系统示意图,分析节能漏洞(如老式水龙头漏水),理解系统工程的基础概念。 《小小住宅设计师》以需求分析为核心,引导学生定义设计目标(如采光、通风、空间分区)。通过制作房屋模型(纸板/黏土),实践功能分区设计(动静分离),并融入环保技术(太阳能板、雨水收集),培养系统规划能力。 《小小住宅建造师》从设计到施工的转化课,强调材料选择(如环保建材)与结构优化(承重墙布局)。通过模拟建造实验(桥梁承重测试),理解结构稳定性,并制定施工流程图(地基→框架→管线铺设)。 《最佳宜居奖》是综合评价课,设立多维评估标准(节能性/安全性/舒适度)。学生需进行成本核算(材料价格表)、环保论证(碳排放计算),并通过辩论会优化方案,最终评选“最佳宜居设计”。 四课之间形成“认知→设计→实践→优化”的工程闭环: 1.基础认知(《水电气暖》)→ 方案设计(《设计师》)→ 技术实现(《建造师》)→ 迭代升级(《宜居奖》) 2.前一课为后一课提供知识基础(如管线知识支撑施工设计),后一课深化前课应用(如设计需考虑建造可行性)。 3.终课《宜居奖》整合前三课成果,通过多维评价实现跨课知识融合。 五、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理解家庭系统运行原理; 2. 掌握工程设计与材料选择的科学依据。 科学思维 通过数据优化设计(如采光模拟); 2. 用模型解释结构稳定性(如承重墙作用)。 探究实践 设计并测试雨水收集系统; 2. 制作住宅模型,验证通风方案。 态度责任 树立环保建造理念; 2. 在团队协作中尊重多元观点。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初具,但对“系统工程”“结构力学”需借助模型理解。 2.认知基础:已知基础电路知识,但对“管线集成”“环保建材”缺乏系统认知。 3.兴趣点:角色扮演(建筑师)、动手建造(模型)、解决真实问题(节能设计)。 七、活动设置 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含跨学科融合) 第1课 家庭管网侦察兵 绘制水电系统图,分析节能漏洞 数学:计算水龙头漏水量;美术:管线立体绘图。 第2课 绿色住宅设计师 设计环保住宅模型 信息技术:用SketchUp建模;劳动:制作雨水收集装置原型。 第3课 结构稳定性实验室 测试材料承重能力 工程:纸桥承重实验;物理: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