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3206

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测同步练习: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日期:2024-06-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315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化学,科粤版,九年级,同步,练习,物质性
  • cover
1.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有弹性   B.质地坚硬 C.易锈蚀 D.有延展性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3.下列是丽丽同学课题笔记中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5.下列一氧化碳(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 6.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火上浇油 B.百炼成钢 C.玉不琢,不成器 D.死灰复燃 7.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8.氯气具有以下性质:①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 ②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③加热时,能和铁作用生成氯化铁 ④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⑤溶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在①~⑤中,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氯气化学性质的是_____。 能力提升 NENGLI TISHENG 9.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来做烟花和照明弹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用作电线 10.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维生素C泡腾片功能:补充人体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主要成分:维生素C辅料成分:碳酸氢钠、氯化钠、酒石酸晶体、蔗糖、糖精钠、阿朴胡萝卜醛、橘味香精、橙味香精、维生素B1贮藏:低温、避光、防潮 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酒石酸是一种显酸性的物质;碳酸氢钠遇到酸性物质可产生二氧化碳。 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方案 气泡的成分是_____;理由是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 ①_____。 ②_____。 参考答案 1.C 点拨:易锈蚀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有关钢的其他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C 点拨:酒精作燃料,利用了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用铁、铝制作炊具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利用了液态金属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用铜制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都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利用了它们的物理性质。 3.C 点拨:固态石蜡受热熔化成液态石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炭燃烧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硬度属于物理性质。 4.D 点拨: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其用途主要是利用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5.D 点拨:A、B、C分别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溶解性、气味,均属于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必须通过一氧化碳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过程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化学性质。 6.C 点拨:火上浇油、百炼成钢、死灰复燃均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项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与化学性质无关。A、B、D描述的是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 7.C 点拨:铝与酸反应是化学变化,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