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9233

2025年暑假初高衔接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山东统考地区专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47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暑假,初高,衔接,模拟,考试
  • cover
非机密★使用前 模拟练习:2025年新高一入学衔接语文试题(山东专版)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适用地区:临沂、菏泽、聊城、枣庄、济宁、日照、泰安、淄博、德州、东营。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凡事有度,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学问。 “度”,它所表达的意思很多:计量单位、器量、程度、制度、度过、推测……而这里要说的“度”,是作为哲学名词的度,它是指一定的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在这种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但是量变积累的结果,总要超出这种界限,发生质变,破坏原来的度而建立新的度,一事物就转化为他事物。这个度就是事务由量的变化到发生质的变化的临界点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0℃即从液体转变为固体,加热到100℃即从液体转变为气体,0℃和100℃就是水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的临界点,亦称为度量关系节线,只要温度保持在0℃~100℃之间,那么水的形态就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保持事物属性的度。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量准则。所谓“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也就是这个道理。 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有“度”,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把握分寸,尽可能做到恰到好处。按照现代的通常用语,就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持正确之道。 时下,社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无不是与“度”的掌握有关。 (摘编林祖基《凡事有度》) 材料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抓落实时只有把握好时度效,才能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 “时”主要是指时间、时机。落实改革举措要有时间表、路线图,抓住有利时机对于抓好改革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常说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一些改革举措的推出也有着宝贵时间窗口,在时间窗口内推出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时间窗口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时”和“势”又是紧密相关的,好的时机、宝贵时间窗口通常意味着已经形成了有利的态势。古人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说的是“势”的重要性。在抓落实时善于抓住时机,就要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比如,对于一项改革,人民群众的呼声已经很高,各方面条件也比较成熟,这时候就要抓住时机尽快推出。如果这个时候还是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就可能使矛盾和问题由小拖大、由大拖炸。把握“时”的要求,关键是要审时度势、因时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对于看得准的、共识度高的改革,要雷厉风行抓紧推进;对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条件不太具备的,可以通过试点先行等办法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推动改革落实。 把握“度”的要求,就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落实改革举措,力度太小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力度过大又有可能引发其他负面效应,关键是要适度。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多个年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瞄准深层次的堵点难点、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加大改革的力度,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