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9460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3957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课,夏金元,金元,统治,课件,30张
  • cover
(课件网) 一、辽和西夏 (一)政权更迭 政权 辽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灭亡于 契丹族 916-1125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 金 (一)政权更迭 政权 西夏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灭亡于 1038-1227 党项族 李元昊(夏景宗) 兴庆府 蒙古 一、辽和西夏 (二)政治制度 1.辽朝 (1)设置南北面官 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辽史·百官志一》 ①南面官: ②北面官: 材料: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 因俗而治 根据两段材料,分析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 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一、辽和西夏 问题探究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依据材料分析: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是什么?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藩汉分治,因俗而治 契丹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异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国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依据材料描述,体会这一职官特点。 从官员服饰的角度反映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一、辽和西夏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春捺钵 长春州 鱼儿泺 正月上旬 捕鹅、钩鱼 夏捺钵 永安山 炭山 四月上旬——— 七月中旬 避暑、议政 秋捺钵 庆州伏虎林 七月中旬 入山 射鹿 冬捺钵 永州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猎虎 1.辽朝 (2)四时捺钵制 一、辽和西夏 (二)政治制度 材料: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上》 仿建宋制 西夏 (二)政治制度 2.西夏 一、辽和西夏 五代时期,黑水靺鞨始称女真 辽朝中后期,女真完颜部落壮大 1114年,完颜阿骨打反辽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金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又以京师粵在一隅,而方疆广于万里,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深虑州府申陈,或至半年而往复;闾阎疾苦,何由期月而周知。供馈困于转输,使命苦于驿顿,未可时巡于四表,莫如经营于两都。” ———完颜亮 会宁府(黑龙江阿城)→燕京(改称中都) 二、金朝入主中原 1.金朝的建立 (1) 起源:女真族。女真族生活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建立:1114年,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 (3)对峙:1125年,金灭辽,1127年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完颜阿骨打 其地则至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末,宜麻谷。以耕为业,不事蚕桑“其人则饥,不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善骑,上下崖壁知飞。济江不用舟浆,浮马而渡,精射猎……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将皮,或以草编缪(liǎo)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三朝北盟汇编》 二、金朝入主中原 (4)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今北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探究:金朝的统治者为什么要将都城从上京迁至中都? ①统治者自身具有远大抱负,意图统一华夏;同时崇尚中原文化,力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