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9550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地球资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3879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青岛,上册,整体,地球资源,第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五四制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7单元《地球资源》 单元主题 守护蓝色星球的宝藏———地球资源的可持续探索 课时安排 6课时 一、单元主题 守护蓝色星球的宝藏———地球资源的可持续探索 二、单元情境 “地球资源特工队”科考行动 学生化身“资源特工队员”,参与三大任务: 任务1:能源解密(《煤石油天然气》)→ 调查传统能源 任务2:海洋探秘(《海洋资源》)→ 探索海洋资源 任务3:绿色革命(《能源开发》《自然资源回收》)→ 设计可持续发展方案 最终成果:举办“地球资源博览会”展示研究成果 三、课标分析 核心概念 11.人类活动与环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内容 11.1自然资源; 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区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 ②设计资源循环方案;③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五课。 第21课《煤石油天然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化石能源的形成过程(古代生物沉积→高温高压转化),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分(碳氢化合物)及用途(发电、燃料、化工原料),渗透“不可再生资源”概念及合理开采的重要性。 第22课《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比常规能源(煤、石油)与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的开发方式,通过设计“太阳能小车”“风力发电模型”等实验,理解能源转换原理(光能→电能、动能→电能),探讨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如增加储备、技术改进)。 第23课《海洋资源》的核心内容为分类探究海洋资源类型: 1.生物资源(渔业、藻类养殖);2.矿产资源(海底锰结核、可燃冰);3.能源资源(潮汐发电、海水温差能)。结合《海洋环境保护法》,强调生态保护(如珊瑚礁保护、休渔制度)。 第24课《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核心内容为区分可再生资源(水、森林)与不可再生资源(矿产),通过“秸秆回收实验”(堆肥/造纸/沼气制作)和“家庭资源调查”,实践资源循环利用(如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中水处理系统)。 第25课《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核心内容为学习垃圾分类标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模拟“垃圾分离实验”(磁吸法分拣金属、过滤法分离沙糖),探究处理技术(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物降解),培养环保责任意识。 本单元通过 实验探究(如模拟能源形成)、 技术实践(如设计回收方案)、 社会议题分析(如光污染治理),引导学生从科学认知升华为生态责任,完整对接课程标准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核心素养目标。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区分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 2. 解释能源转换原理。 探究实践 1. 设计能源对比实验; 2. 制作潮汐能模型。 科学思维 1. 基于数据对比能源效率; 2. 用系统图分析资源循环链。 态度责任 1. 树立资源危机意识; 2. 践行垃圾分类行动。 六、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知道煤/石油用途,但对“不可再生性”缺乏深度理解; 2.兴趣点:对海洋探索、新能源实验兴趣浓厚; 3.难点:资源循环的系统性设计(如垃圾分类与再生工艺的联系)。 七、学习活动设计 第21课 能源侦探社 对比化石能源效率及污染 燃烧实验(乙醇vs煤)+ 数学统计CO 排放量 第22课 未来能源实验室 设计太阳能风车发电模型 工程制作(技术)+ 数据记录(数学) 第23课 深海宝藏图谱 绘制海洋资源生态链 信息检索(信息技术)+ 手绘海报(美术) 第24-25课 校园资源循环计划 制定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社会调查(德育)+ 模型设计(工程) 八、教学方法 1.问题链驱动: 追问“石油枯竭后怎么办?” → 引发新能源设计需求 2.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