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五四版 年级 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 第8单元《科技与生活》 单元主题 未来工程师训练营———科技设计与工程实践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未来工程师训练营———科技设计与工程实践” 围绕工具创新、磁悬浮技术、航天工程三大科技领域,引导学生经历“原理探究→技术应用→工程设计→物化验证”的完整工程实践过程。 二、单元情境 “未来工程师挑战赛” 学生化身“科技工程师”,通过三阶段任务: 1.任务一:工具改造师(《专用工具》)→ 优化生活工具设计; 2.任务二:磁悬浮研究员(《磁悬浮列车》)→ 破解磁悬浮技术密码; 3.任务三:航天工程师(《设计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水火箭》)→ 设计并发射水火箭模型。 最终目标:举办“校园科技博览会”,评选“最佳工程团队”。。 三、课标分析 核心概念 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56年级)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34年级)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设计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如磁悬浮减震方案); ②制作实物模型并迭代优化(水火箭结构改进); ③分析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如磁悬浮列车的环保价值)。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含《专用工具》《磁悬浮列车》《设计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水火箭》四课。 《专用工具》核心内容为探究专用工具(如核桃夹、磁悬浮笔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通过拆解和制作模型理解杠杆原理、电磁力应用等科学原理。分析工具设计中的“结构适配功能”思想,制作简易磁悬浮装置验证电磁力作用。 《磁悬浮列车》核心内容为研究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电磁力抵消重力)、驱动技术(直线电机)及技术优势(低摩擦、高速、节能)。模拟磁悬浮实验(如磁铁排斥悬浮),结合中国磁悬浮案例(上海磁浮线)分析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 《设计水火箭》围绕水火箭的设计流程,探究反冲动力原理(牛顿第三定律),优化结构设计(整流罩、尾翼、喷嘴)。绘制设计图并分析变量(水量、气压)对射程的影响,渗透工程迭代思维(设计→测试→改进)。 《制作与发射水火箭》核心内容为动手制作水火箭模型,测试发射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如气压稳定性、尾翼角度)。实践“工程物化”过程(材料选择→组装→调试),记录数据并优化方案。 四课形成“原理认知→技术应用→创新设计→工程实践”的递进链条: 1.基础层(《专用工具》):建立“工具设计依赖科学原理”的认知(如杠杆、电磁力)。 2.技术层(《磁悬浮列车》):将原理升华为复杂技术应用,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3.设计层(《设计水火箭》):应用科学原理进行创新设计,培养系统规划能力。 4.实践层(《制作与发射水火箭》):通过物化模型验证设计,体现“工程实践闭环”。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理解杠杆、电磁力、反冲力等原理在科技产品中的应用; 2. 列举磁悬浮技术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科学思维 1. 用流程图分析工程步骤; 2. 基于数据优化设计方案(如调整水火箭尾翼角度)。 探究实践 1. 制作磁悬浮模型并测试承重; 2. 完成水火箭的“设计-制作-发射-改进”全流程。 态度责任 1. 培养技术专利意识(如标注设计版权); 2. 分析科技发展的双面性(如磁悬浮的造价问题)。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五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初具,热衷动手实验,但对“电磁场”“流体力学”等概念需借助可视化模型理解。 2.认知基础:已知简单机械(杠杆)、电路连接(四年级),缺乏系统工程经验。 3.学习难点:磁悬浮的抽象原理(如超导体的作用);水火箭的气压与射程非线性关系。 七、学习活动设计 第27课 专用工具 工具改造实验室 1. 分析工具结构与功能关系; 2. 设计省力核桃夹改良方案。 ①拆解核桃夹绘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