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分析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下表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全国占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题。 粮食产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 长江中 下游区 江南区与 华南区 粮食产 量全国 占比(%) 1985年 9.52 21.59 20.40 24.58 2015年 19.24 23.12 15.93 15.45 1.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耕作制度 B.地形条件 C.光照资源 D.水土资源 易错点2 错将人口均衡分布认为是区域协调发展 下表是2018年和2021年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劳动力人口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劳动力人 口规模(万人) 劳动力占 人口比重(%) 年份 2018年 2021年 2018年 2021年 苏南 2 605 2 643 77.59 77.31 苏中 1 158 1 189 70.22 71.83 苏北 2 054 2 120 67.55 69.3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苏南地区劳动力占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B.苏中地区的劳动力持续向苏南转移 C.苏北地区劳动力的回流比较显著 D.苏南地区人口的产业属性持续增强 3.下列有利于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的措施有( ) ①促进人口由苏南、苏北向苏中迁移 ②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南北联动 ③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互补发展 ④加大对苏北的扶持,提高工业化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易错点3 不会具体分析区域内部差异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浙江省着眼于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等共建平台,成效显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国家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与江苏省相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为浙江省( ) A.经济区域差异小 B.地域单元更复杂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差异更显著 5.相对于山区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的主要优势是( ) A.优良的海岸生态 B.资源型产业基础 C.便利的海洋运输 D.优质产业和人才 6.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 A.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C.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D.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东北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充足,蒸发较弱,水资源较黄淮海区丰富,故粮食增产潜力大;黄淮海区人口稠密,水土资源紧缺,粮食增产潜力小,D正确。黄淮海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东北区为一年一熟,A错误。地形条件、光照资源相对稳定,不足以产生较大的影响,B、C错误。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B项或C项,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要立足于对区域特征(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等)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具体设问方向精准作答。 2.C 读表可知,2018年到2021年,苏南地区劳动力占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苏南地区人口的产业属性没有持续增强,优势有所减弱,A、D错误;苏中地区的劳动力数量有所增长,没有持续向苏南转移,B错误;苏北地区劳动力人口规模增加较多,回流比较显著,C正确。 3.C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南北联动,可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互补发展,可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加大对苏北的扶持,提高工业化水平,会促进江苏经济平衡发展和整体发展,有利于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不能通过促进人口由苏南、苏北向苏中迁移来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而是要通过产业协作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故选C。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①项,区域协调发展是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实现区域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有序流动,而不是简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