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2646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课件+练习

日期:2025-10-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448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节,流域,协调发展,课件,练习
    (课件网)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水系和流域 (1)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如上图中陆地上蓝色线条)。 (2)流域 ①概念   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如上图中绿色部分)。 ②特点 2.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流域内水资源功能多样性   流域内的水资源具有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 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2)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角度 原因 开放共享性 流域内的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对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共享性 存在利益冲突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需统筹管理 考虑到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 (3)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措施   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 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如河长制。 区域 流域管理措施 上游地区 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下游地区 对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全流域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治污管控 知识点 2 黄河的调沙减淤 1.实施原因:含沙量大→“地上悬河” 洪涝灾害。 2.黄河沙患的解决措施 (1)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   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在黄 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 (2)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 ①治理措施: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其 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 ②具体做法: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同 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 ③治理效果: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 海。 1.统一调配的原因 (1)人水矛盾突出:黄河径流量少;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 (2)下游断流影响严重 ①下游出现断流的原因:工农业发展和人 口迅速增加,导致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 ②断流的影响:对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知识点 3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知识拓展 黄河断流对河口三角洲的影响 海岸受侵蚀而后退;海水倒灌,地下水环境恶化、地表水污染加重;土地盐碱化加剧,湿地生态 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和遗传多样性受到影响。 2.统一调配的实施 (1)1999年开始,根据节约用水、统筹安排的原则,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 方案,作为实施黄河水量调度的基本依据。 (2)200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 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3.统一调配的效果   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了在严重枯水年份黄 河下游不断流。 特别提醒 黄河水量实施全流域统一调度和分配后,黄河下游水量增多,生态环境改善;下游 不再断流,供水量增加,农业用水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1 如何进行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 1.分析思路   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 然特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