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2903

1 . 邓稼先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49354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邓稼先,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邓稼先》 两弹元勋 两弹一星功勋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字词学习 元勋xūn 奠基 选聘pìn 谣言 背诵sòng 昼夜 昆仑lún 挚 挚友 署名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殷红 xūn diàn pìn yáo sòng zhòu lún xiǎn xiè jūgōng máng rú shǔ yān zhì 多音字 泊 停泊 (bó ) 湖泊 (pō ) 颤 颤(zhàn)栗 颤(chàn)抖 鲜 鲜(xiān)艳 鲜(xiǎn)为人知 bó pō zhàn chàn xiān xiǎn 词语解释 至死不懈 懈,放松的追求.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蓬断草枯 形容环境恶劣. 锋芒毕露 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词语解释 妇孺皆知 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 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 鞠躬尽瘁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 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词语解释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筹划 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 敬仰思慕. 殷红 带黑的红色。 作家介绍 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原籍安徽。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杨振宁(1922—) 安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 1924—1986) 人物介绍 内容速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笔调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采取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方式,集中表达了一个主题: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背景知识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8月29日 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 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 1939年10月 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 1945年造出了三颗。 1952年10月3日 英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0年2月13日 法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74年5月18日 印度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50 多年前, 在新疆罗布泊大漠深处, 一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紧接着,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飞天之路。 一个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从此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今天,随着“载人航天”、“ 北斗导航”和“月球探测”等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在航天强国的路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航天大国” 的地位日益凸显。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历经艰辛,是几代航天人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今天我们就随杨振宁先生去认识一位默默奉献者中的杰出代表———两弹元勋”邓稼先,去感受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体会默默奉献中的卓越。 一、情境导入 杨振宁与邓稼先同是安徽人, 一起在清华园长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