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8925

3. 短诗五首 课件两课时(共82张ppt)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31716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短诗,五首,课件,课时,82张,ppt
    (课件网) 短诗五首 (一) 01 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早期新诗的特点。 学习目标 02 朗读这五首诗,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重点) 03 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重点) 04 感受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月 夜 沈尹默 作者介绍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背景链接 1917年的中国,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已经推翻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此时,唤起普通民众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学,就是这种民主思想的摇篮;他所参与的《新青年》,是当时提倡新文化运动、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而新诗的出现,正是当时的人们追求“科学”与“民主”,追求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的象征。 文体知识 新 诗 形式 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散文诗。 概念 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 文体知识 特点 与旧体诗相比,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律。 ①形式新 ②语言新 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 ③观念新 追求个性和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和见解。 多音字 下棋时下出的高明的着数;泛指好办法、好主意。 ( )吹着 ( )着落 ( )着急 ( )高着儿 着 zhe zhuó zháo zhāo 形近字 【形旁辨字法】 “株(zhū)”字多指花草木,美丽女子称作“姝(shū)”,珠(zhū)宝多与玉关联。 霜( ) 孀( ) 下霜 遗孀 shuānɡ shuānɡ 丽姝:美女。 课文详解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霜风 突出风的凄冷,给人一种萧索的感受。 叠词。 既描绘出霜风寒月的情境,又增添了诗歌的意蕴。 反衬了“我”的渺小。 课文详解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里,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课文详解 结合时代背景,试着简要分析这两句诗。 写动态的“霜风”,静态的“月光”,突出月夜的寒霜浓重、冷气袭人,暗示五四运动前夕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的社会环境是萧森的。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环境描写 课文详解 结合时代背景,试着简要分析这两句诗。 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突出“我”独立不倚。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烘托 课文详解 如何理解这一句所体现的精神? ①“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②“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③“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④象征着诗人独立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月夜》中使用了哪些意象?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深入探究 意象 象征意义 霜风、月光 顶高的树 “我” 萧森的、等待变革的社会环境。 古老、传统、固执而迂腐的观念。 既指诗人自己,也泛指具有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的新青年。 深入探究 从后两句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后两句诗写“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毫无孤独之感,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