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9604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习作:写信(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306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 cover
课题 习作:写信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书信格式部分:书信是重要的联络方式,写作格式方面知识点多,学生难以掌握。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喜欢儿歌的特点,把书信的格式编成儿歌,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背熟儿歌,然后再对照讲解。 2.书信内容部分:书信的内容需要根据写信的对象进行选择,如写给亲人的信,可以向亲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回忆与亲人在一起的事情。给长辈写信注意用上敬辞。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但对格式细节(如称呼顶格、日期右对齐)和情感表达的分寸把握不足。部分学生易将书信内容简化为“事件罗列”,忽略情感传递(如对收信人的关怀、对事件的个性化感受);另一些学生因缺乏真实交流需求(如微信替代),对书信的“仪式感”与“郑重性”理解较浅,需通过情境创设(如“给抗疫志愿者写信”“与远方朋友分享家乡文化”)激发表达动机。此外,对应用文体的语言风格(如礼貌、真诚)掌握较弱,需通过范例对比(如口语化表达 vs. 书面化表达)强化规范意识。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懂得书信的应用意义,能够在书信中互通信息,交流情感。 ②语言运用:感知书信内容特点,明确书信格式要求,熟练掌握书信的格式,规范写作,做到内容清楚,表达得体。 ③思维能力: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内容叙述清楚,一段一内容,传递信息,交流情感。 ④审美创造:学习借助互联网发送邮件,正确书写信封,并通过邮局寄书信。 思政元素:通过书信写作实践,引导学生体会“真诚沟通、感恩互助”的情感价值,培养“尊重他人、关怀社会”的责任意识,在传承传统书信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与人文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能正确书写信封。 教学难点:把握书信语言的特点,正确地表情达意。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看教材中的示范,知道书信的格式,并关注信封的格式。搜集并学习书信的相关知识。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说说你对书信的了解。 小组说一说:关于书信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快和大家交流一下。 2.教师引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写的《春望》中的名句,古代的书信有许多的别称,例如“函牍、信札、尺书、尺素、书翰”等,你收到过信吗?你和远方的朋友是怎么联系的呢? 3.教师补充:的确,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联系方式。我也有许多朋友,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的学生朋友,我们除用这些现代技术外,还经常用写信进行交流呢。书信可以传递消息、交流情感,有特定的阅读对象和基本格式。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信。 (板书课题:写信) 1.认真倾听老师介绍。 2.预设:现在的信息很发达,我和距离远的朋友会通过打电话,发微信来联系。 3.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从头脑中搜集内容,尽快走进今天写作的课堂。 教学环节二:明确习作内容,学习书信格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书信曾经是人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现在仍然是重要的联络手段。下面是小杰写给叔叔的一封信。 阅读思考: (1)结合本文及以前接触过的书信,说说书信的基本格式。 (2)这篇书信写到了哪些内容 (3)谈谈这篇书信的语言特点。 2.合作交流:针对上面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留言条的基本格式,大家还记得吗?书信和留言条有什么相同点呢 教师追问: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怎样写信。首先写称呼和问候语。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