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9623

27 故事二则(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87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故事,二则,格式,教案
  • cover
课题 27.故事二则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由《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则故事组成,每则故事情节生动,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扁鹊治病》原文见《韩非子 喻老》。名医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指出蔡桓侯在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认为扁鹊在骗人,最终病重身亡。整个故事以时间为序,以蔡桓侯病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扁鹊和蔡桓侯四次见面的情形,通过两人的不同神态、语言,刻画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蔡桓侯的骄傲自负、不听善言。故事以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 汤问》,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飞卫却让他先下功夫练眼力。纪昌勤加练习,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能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飞卫才开始教纪昌开弓放箭。后来,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作者详细描写纪昌如何练眼力,只用一句话交代飞卫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突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学习成果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两则故事的寓意理解易停留于表层(如“蔡桓侯不听劝告导致死亡”“纪昌苦练眼力成功”),但对《扁鹊治病》中“病情发展阶段”与“防微杜渐”的逻辑关联缺乏深度思考,对《纪昌学射》中“基本功训练与最终成功”的因果关系认知不足;复述时易忽略“十天”“两年”等时间词对情节推进的作用,需借助时间轴梳理事件发展;联系生活时,难以将“讳疾忌医”映射到“逃避问题”的心理现象,或“苦练基本功”类比到“日常学习积累”,需通过实例类比(如“小错不改成大错”“跳绳从零练到熟练”)深化迁移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更加了解,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②语言运用:找出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能够简要复述故事。 ③思维能力: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以及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思政元素:培养科学态度与恒心毅力。通过《扁鹊治病》防微杜渐的警示与《纪昌学射》循序渐进的精神,渗透“预防胜于治疗”的科学思维和“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成长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侯“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朗读扁鹊的解释,了解扁鹊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明白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扁鹊的相关资料。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寓言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1.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则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小结什么是“寓言”。引出《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3.课题质疑。 1.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等。然后再说说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2.读课题质疑。 畅谈寓言故事引出课题,激发疑问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质疑课题,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1)圈出生字,同桌互读。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的词语。 (3)想想这两则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