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65368

2.5.2 追及相遇问题(共20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74083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5.2,追及,相遇,问题,20张,ppt
  • cover
粤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与汽车安全行驶 ——— 追及相遇问题 新课导入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实质: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追及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1、理解追及问题要注意: A物体追赶前方的B物体, 若vA > vB,则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小。 若vA = vB,则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变。 若vA < vB,则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大。 2、基本类型 初速度小者 追 初速度大者 t=t0以前(v2v1) 追及情况 两物体距离增大 相距最远 两物体距离减小 只能追上一次 快者被追上前可能已经停止运动 2、基本类型 初速度大者 追 初速度小者 t0时刻以前(v2>v1) 两物体距离减小 t0时刻(v2=v1) Δs=s0,恰好追上 Δss0,相遇两次 3、解题思路 注意抓住一个条件、用好两个关系. 一个 条件 速度 相等 这是两物体是否追上(或相撞)、距离最大、 距离最小的临界点,是解题的切入点 两个 关系 时间关系 位移关系 通过画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运动过程示意图 → 临界条件 →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列方程 ↓ 根据结果判断能否追上、发生碰撞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解析] 临界法:临界条件是B车减速到与A车的速度相等时未相撞 B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B=????????????????????=0.25 m/s2, 则B车减速至vA=10 m/s的时间t=80 s 在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 sA=vAt=800 m 在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 sB=vBt-1????????????t????=1600 m 两车的位移关系 sB – sA > s0 所以A、B两车在速度相同之前已经相撞. ?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解析] 解析法(数学分析法) 设A、B两车经过时间 t 相遇 在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 sA=vAt 在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 sB=vBt - 1????????????t????? 相遇时,两车的位移关系满足 sB – sA = s0 由题意得B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B=????????????????????=0.25 m/s2, ? 代入数据得 18????2?20????+700=0 ? 则?=20×20?4×18×700=50>0 ? t有两解,故两车会发生碰撞 解得????=(????????±?????????????)???? ? 【典例1】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为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解析] 图像法 vA vB t0时刻以前(v2>v1) 两物体距离减小 t0时刻(v2=v1) Δs=s0,恰好追上 Δss0,相遇两次 课堂练习 1、A火车以v1=2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m处有另一列火车B正以v2=10m/s速度匀速行驶,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