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65412

4.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共29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72012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牛顿,第二,律的,应用,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粤教版 必修一 第四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1、内容: 2、数学表达式: F 指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1、瞬时加速度问题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目录 3、由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Part 01 瞬时加速度问题 一、瞬时加速度问题 1.模型特征 类别 弹力表现形式 弹力方向 能否突变 轻绳 拉力 沿绳收缩方向 能 橡皮条 拉力 沿橡皮条收缩方向 不能 轻弹簧 拉力、支持力 沿弹簧轴线方向 不能 轻杆 拉力、支持力 不确定 能 2.两个关键 3.三个步骤 (1)分析原来物体的受力情况. (2)分析物体在弹力发生突变时的受力情况. (3)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典例1】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Q.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为T1,Ⅱ中拉力大小为T 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应是(  ) A.若剪断Ⅰ,则a=g,竖直向下 B.若剪断Ⅱ,则a=,方向水平向左 C.若剪断Ⅰ,则a=,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D.若剪断Ⅱ,则a=g,竖直向上 AB [绳子未断时,受力如图甲所示,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T 2=mg tan θ,T1= . 刚剪断弹簧Ⅰ瞬间,细线弹力突变为0, 故小球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竖直向下,故A正确,C错误; 刚剪断细线瞬间,弹簧弹力和重力不变,受力如图乙所示, 则F合=T1sin θ=T 2=ma,因而a==,方向水平向左, 故B正确,D错误.] 思路点拨: ①剪断水平线Ⅱ瞬间,弹簧拉力来不及恢复. ②剪断轻弹簧瞬间,轻弹簧的形变量能瞬间恢复,细线的弹力能突变为0 规律方法 两类模型的形变特点 (1)刚性绳模型(细钢丝、细绳、轻杆等): 这类形变的发生和变化过程极短,在物体的受力情况改变(如某个力消失)的瞬间,其形变可随之突变,弹力可以突变. (2)轻弹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弹性绳等): 此类形变发生改变需要的时间较长,在瞬间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不能突变,可看成是不变的.但如果剪断轻弹簧、橡皮绳、弹性绳本身,则形变可瞬间恢复. [课堂练习] 1.A、B两个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质量为2m,B球质量为3m,小球A由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O点,两球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突然剪断轻绳OA,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别用a1和a2表示,则(  ) A.a1 = g,a2 = g B.a1 = 0,a2 = 2g C.a1 = 2.5g,a2 = 0 D.a1 = 1.5g,a2 = 0 C 【详解】 剪断轻绳之前,对B进行分析, 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簧拉力大小 剪断轻绳的瞬间,分别对A、B进行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解得, 故选C。 [课堂练习] 2.用两根细线a、b和一个轻弹簧将两个相同的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轻弹簧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 剪断细线b的瞬间( ) A.球1加速度大小小于g B.球2加速度大小等于g C.球1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球2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A 【详解】A.设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剪断细线b的瞬间,a绳弹力发生突变, 小球1 所受合力为 解得小球1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A正确; B.小球1与2组成的整体,由平衡条件可得 , 以小球2为对象,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为 剪断细线b的瞬间,弹簧c弹力不变, 小球2的合力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小球2的加速度大小大于,故B错误; C.球1加速度方向与绳a垂直,故C错误; D.球2加速度方向斜向右下方,故D错误。故选A。 [课堂练习] 3.(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A、B两球质量相等,图甲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弹簧相连,均用细绳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