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66248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595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cover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2. 辨析邹忌之“美”,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3.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明君从善如流的气度与明辨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疏通文意。 2.辨析邹忌之“美”,体会邹忌“讽谏”艺术技巧,感受课文的当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战国美男子”选拔赛创设情境。 二、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疏通文意。 三、深入分析 任务一 评形貌之美 1.在形貌之美这一标准下,邹忌是否符合“美男子”的形象,请找出相关语句佐证。 2. 针对邹忌“我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揣摩他们的心理和语气。 任务二 评智慧之美 1.对比以下几个语段,哪种劝谏可以打动齐威王? 句子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句子2:臣知不如徐公美 句子3:于是入朝见威王,曰: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句子4: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句子5: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句子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任务三 评品德之美 1.一个人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表和聪明的才智,更需要有高尚的品德。邹忌有哪些美好的品德可以助力他赢得此次比赛呢? 以 (原文)可以看出,邹忌的品德之美美在 。 2. 在邹忌美好品德的影响下,齐威王做了什么?齐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3.由此可见,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四、拓展延伸 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五、作业布置 运用本文学到的劝谏技巧,写一封信给自己的长辈,劝谏他戒烟或者戒酒。 六、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