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通过实验探究能正确理解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通过不同的方法能正确书写、判断离子方程式并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感受微观粒子反应,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的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CONTENT 01 02 03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原因是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Na2C2O4),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一起煮时上述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生成草酸钙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它们的营养成分。 豆腐与菠菜不一起煮的原因 向0.01mol/L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匀速逐滴加入0.2mol/LH2SO4溶液,注意观察溶液中现象和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思考:溶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为什么电导率会先降低至0,又逐渐升高? 电导率接近于零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现象 随H2SO4 溶液的滴入,电导率 ,同时溶液中出现 , 溶液颜色_____ 解释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_____ 结合生成 的水、 结合生成_____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___ __ 先变小后变大 白色沉淀 由红色变浅至褪色 H+和OH- 难电离 硫酸钡沉淀 降低 混合前(H2O忽略)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混合后的微粒 (H2O忽略) 稀硫酸 Ba(OH)2 溶液 Ba2+、2OH﹣ 思考: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对稀硫酸和Ba(OH)2溶液的反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H+、SO42- 请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的实质,反应前后溶液中电解质所产生的离子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 反应前 反应后 稀硫酸离子种类 NaOH溶液离子种类 溶液离子种类 结论: OH-与H+结合生成H2O H+、 SO42- Na+ 、 OH- Na+ 、 SO42- 反应前 反应后 CuSO4溶液离子种类 NaOH溶液离子种类 溶液离子种类 结论: Cu2+、 SO42- Na+ 、 OH- Na+ 、 SO42- 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 盐酸与Na2CO3溶液的反应. 反应前 反应后 盐酸离子种类 Na2CO3溶液离子种类 溶液离子种类 结论: H+、 Cl- Na+ 、 CO32- Na+ 、 Cl- H+与CO32-反应生成CO2和H2O 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用相同的思路分析以下反应 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K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离子反应: 酸、碱和盐在溶液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一种离子反应,只有生成难溶的物质(沉淀)或难电离的物质(如H2O)或挥发性物质(气体),导致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反应才能发生。 概念: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实质:溶液中某种或某些离子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离子反应 生成难溶物质(沉淀)或易挥发物质(气体)或难电离物质 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该怎么表示呢?离子方程式 概念: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⑴写出化学方程式 ⑵改写成离子形式 ⑶删除相同离子 ⑷检查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gNO3+KCl=AgCl↓+KNO3 Ag+ + NO3 - + K++Cl-=AgCl↓+ K+ + NO3 - Ag+ +Cl-=AgCl↓ 方法一:以AgNO3溶液与KCl溶液反应为例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符号(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难溶于水的物质、挥发性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 遵循质量守恒及其电荷守恒 1.可溶性的强电解质要写成离子形式: (1)强酸 (2)强碱 (3)可溶性的盐(据溶解性表) HCl H2SO4 HNO3 HBr HI HCIO4 NaOH KOH Ba(OH)2 Ca(OH)2 “能拆”的物质 (4)酸式盐的强酸酸式酸根能拆成H+和酸根, 如HSO4-能拆成H+和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