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自然选择的证明 1.积累词语,品味自然科学论著严谨的语言特点。 3.初步了解文中的论述方法和思辨力量。 教学目标 2.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教学过程 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拓展,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选择的证明》。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二、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三、相关背景 活动过程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教学过程 《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四、了解《物种起源》 教学过程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回眸看一看自然界的生物,未尝不是如此,生活在丛林中的黑熊,生活在北极的就是白熊;变色龙更是随着环境,可以变换色彩。这一切都是自然选择的证明。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提出观点 五、文本详析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明确: (1—2)段:简明分析后提出观点:自然选择是极为可信的。 第二部分:论述 (3—8)段:自然界中物种的变异分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段:本能也是通过自然选择缓慢获得的。 (10)段:杂交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也遵循自然选择法则 (11)段:地质记录可以证明自然选择的正确性。 (12—14)段:地理分布可以证明自然选择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二)结合课文第11段,说明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 明确: 1.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 2.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