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4191

12《祝福》课件(共5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6434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祝福,课件,53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关于“祝福” “祝福”,在绍兴土话里就是“请大菩萨” “祝福菩萨”,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这时候是女人们最忙的时候。 一般人家有“三牲福礼”即肉一方,鱼一条,鹅一只,鱼必须是活的。福礼须盛于大桶盆,猪头之嘴须朝上,鸡、鹅须曲身跪腿,头朝福神,以示恭迎;一尾活鲤鱼在鱼的眼睛上用大红的福字贴上。 上好福礼就拜菩萨,祝福仪式由男性当家人主持,全家男丁按辈份、年龄,依序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寡妇更不允参与,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祥林嫂这样丧夫再嫁的寡妇,是连祭祀的东西都不能碰的,所以在一年最忙的时候,祥林嫂却成了最闲的人,让她有一种失败感,一种罪恶感,最后在祝福声中走上了死路。 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涵义: 1、以鲁镇节日气氛的喜庆来反衬主要人物祥林嫂命运的悲苦; 2、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关系; 3、“祝福”的环境揭示了神权在祥林嫂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揭示礼教“吃人”的本质; 4、祝福的热闹场景与祥林嫂的悲凉死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小说的批判主题。 小说主题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三牛”精神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其救国之路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科学救国(1897年)、军事救国(19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实业救国(1899年入矿务铁路学堂)、医学救国(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文学救国(1906年弃医从文)。 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 小说集: 1.《呐喊》(共14篇),1923年首版,收集鲁迅1918—1922年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社戏》等。 2.《彷徨》(共11篇),1926年首版,收集鲁迅1924—1925年的小说,《祝福》是第一篇,另外还有《伤逝》《离婚》等,共11篇。 3.《故事新编》(共8篇),1936年首版,收入鲁迅1922—1935年间所作的以神话为题材的小说,如《非攻》《铸剑》《理水》等。 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回忆性散文。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华盖续编》《南腔北调集》等16部。 1、《呐喊》(鲁迅) 2、《边城》(沈从文) 3、《骆驼祥子》(老舍) 4、《传奇》(张爱玲) 5、《围城》(钱钟书) 6、《子夜》(茅盾) 7、《台北人》(白先勇) 8、《家》(巴金) 9、《呼兰河传》(萧红)10、《老残游记》(刘鹗) 11、《寒夜》(巴金) 12、《彷徨》(鲁迅)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彷徨》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当时的鲁迅就像布不成阵的散兵游勇,“孤独”着,“彷徨”着。 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路漫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