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7450

2025年暑假初高衔接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陕西地区专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9082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2025年,暑假,初高,衔接,模拟
  • cover
非机密★使用前 2025年新高一入学衔接考试模拟练习(陕西专版) 语 文 本试卷共11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脊梁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不平凡的2024年,中国人留下坚实的奋进足印。新的征程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将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 文化,之于当代中国意味着什么?习近平文化思想,又将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大厦筑牢精神基石? 在历史中探寻,来路清晰可辨。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自强不息、辉光日新,塑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大潮中,如何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如何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新课题。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深沉的文化情怀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激起强烈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阐述自己的文化观:“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唤醒中华文化基因,同时赋予其现代化的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焕发出更加澎湃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 在实践中求索,答案愈加鲜明。 文者,贯道之器也。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目光深远。 以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民族根和魂所在,以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振民族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永远挺立的精神脊梁。 历史从哪里开始,文化就从哪里启程;未来向哪里行进,思想就向哪里延伸。 洞察世界文化激荡新的态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回应中华文明发展新的课题,推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立足文化强国建设新的阶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握社会思想文化新的特点,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思想的伟力,推动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新时代的创新创造,气象万千。 (二) 2024年金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 秦岭脚下的一幕意蕴深长:走进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前,总书记停下脚步,沿着玻璃展柜缓缓环绕一周,久久注视。 三千多年前,“中国”二字镌刻于何尊内底。而今,这两个字不仅代表一个矢志复兴的东方大国,也指代一个行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古老文明。 跨越时空的凝望,此刻仿佛是隐喻——— 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历史的能量如潮奔涌,文明的底色厚重深沉。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5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