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音乐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79218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红领巾寻访革命圣地》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1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4次
大小:116323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第四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课堂
,
红领巾寻访革命圣地
,
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进三秦颂延安》第3课时《红领巾寻访革命圣地》 【教材分析】 《红领巾寻访革命圣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进三秦颂延安》第3课时欣赏课。《东方红》是一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广泛影响力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它以陕北民歌《骑白马》为蓝本,由李有源重新填词创作,后经公木、刘炽等人改编完善。这首歌的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它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拥护,以及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东方红》不仅在国内广泛传唱,还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成为了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军民大生产》是1942年延安大生产运动期间创作的劳动号子,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歌曲以切分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推进,生动再现军民开荒种地的热烈场景,后被改编为《大生产运动》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陕甘民歌,于1971年12月25日发行,由李若冰、徐锁、刘烽、关鹤岩、冯富宽作词,刘烽作曲,杨巧首次领唱。1971年5月底,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50周年,中央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文艺队伍创作和整理革命历史歌曲,成员们来到陕北革命老区采风。当时,大家觉得应增加一首反映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带来革命大转折的歌曲。创作团队在山梁上看到漫山遍野开放的山丹丹花,联想到其象征着中央红军给陕北人民带来的蓬勃生机,由此确定了歌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随后进行歌词构思创作。具有浓郁的陕北民歌风格,旋律高亢、悠扬、奔放,音域跨度较大,最高音达小字二组g,全曲音域跨越两个八度。歌曲运用了陕北民歌中常见的音程大跳,如四度、五度甚至八度大跳,使旋律富有张力和激情,生动展现了陕北人民热情豪迈的性格特点。节奏丰富多样,既有自由舒展的散板节奏,如引子部分,营造出开阔、悠远的氛围;也有规整的节拍节奏,如歌曲主体部分,增强了歌曲的韵律感和动感。同时,还运用了切分节奏等,增添了音乐的活力和变化。不仅用了很多陕北地方特色用语和颇具生活化的衬词,如“哟”“噢”“哎咳哎咳哟”“依儿呀儿来把哟”等,还借鉴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诗歌及新中国成立后歌颂延安诗歌中的一些语句和表述方式,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的喜悦场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深厚感情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军民大生产》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地方风格的革命歌曲。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了这首歌,原名《边区十唱》,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名为《军民大生产》。歌词简洁质朴,内容贴近生活,如“兵工队呀么嗬咳,互助组呀么嗬咳”“妇女们呀么嗬咳,都争先呀么嗬咳”等,描绘了军队和人民共同参与生产的场景,“嗬嗨”“西里里里里察拉拉拉拉”等衬词的运用,渲染了热闹、欢腾的气氛,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属于陇东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音调粗犷有力,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符合劳动时的韵律,能够起到指挥协调劳动、振奋精神的作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歌曲生动展现了革命老区军民团结一心开荒生产、自给自足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边区军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传递出团结奋斗、积极投身生产建设的坚定信念。 【学情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课件(共30张PPT)(2025-10-30)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唱课《摇啊摇》课件 教学设计 素材(2025-11-03)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课件(共18张PPT)(2025-10-30)
【新教材】人音版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好朋友”测试卷【附答案】(2025-10-31)
湘艺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课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课件(共27张PPT)(2025-10-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