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0040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244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
  • cover
(课件网) 床前明月光,_____ 诗句接龙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 日照香炉生紫烟, _____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 疑是地上霜。 烟花三月下扬州。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不及汪伦送我情。 遥看瀑布挂前川。 大家都知道诗仙李白,李白小时候的故事你们知道吗?传说李白小时候学习并不认真,十分贪玩,是什么事改变了他呢? 铁杵成针 18 文言文二则 铁 杵 成 针 磨成 铁棒磨成针。 缝衣针。 chǔ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chōng 解读文题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认读生字 还 卒 业。 [还卒业] 回去完成了学业。 多音字要用字义分辨字音。 半包围结构 1.被包部分的横撇、捺不要写得太长。 2.最后一笔平捺要写得舒展。平捺起笔要轻,平捺略长,托住被包部分。 学习单上写“逢”字。 书写指导 读好停顿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多形式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 杵 成 针 磨 针 溪, 在 象 耳 山 下。世 传 李 太 白 读 书 山 中,未 成, 弃 去。 过 是 溪, 逢 老 媪 方 磨 铁 "欲 作 针." 太 还 卒 业。 杵。 问 之, 曰: 白 感 其 意, 铁 杵 成 针 磨 针 溪 在 象 耳 山 下 世 传 李 太 白 读 书 山 中 未 成 弃 去。 过 是 溪 逢 老 媪 方 磨 铁 欲 作 针 太 还 卒 业 杵 问 之 曰 白 感 其 意 熟读成诵 背诵古文 回顾学法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要求:借助方法,理解句意。 回顾学法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 反复诵读 联系上下文 扩词法 借助资料 补充法 调序法 替换法 圈画“关键字词” 学习 文言文 的方法 理解句意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小溪的名字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山的名字 理解句意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弃去。 没有完成 放弃离开 两步走 世代相传 世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离开了。 理解句意 自主学习第三、四、五句。 要求:1.自学理解第三、四、五句。 2.限时3分钟。 3.在学习单上写这三句的意思。 理解句意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五句。 要求:1.合作学习第三、四、五句。 2.限时2分钟。 3.组长主持,安排代表发言。 (如谁说哪一句的意思) 概括文意 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不同的情形都有哪些行为呢?通过抓关键词来说一说。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体会精神 经过这件事,李白体会到学习就像把铁杵磨成针一样难,李白也明白了要想完成学业,取得成就,就必须要有什么样的精神? 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 品悟道理 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 迁移学习 要求: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文的意思。 2.说说匡衡有什么样的精神? 3.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主题升华 古有车胤囊萤夜读之勤学不懈,李白铁杵成针之勤学不懈,匡衡凿壁偷光之勤学不懈。如今的你们正站在中华数千年优秀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上,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应当明白什么样的道理? 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 提升作业 1.基础:背诵《铁杵成针》 2.提升: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