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3082

6.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1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金属,2024,教版,化学,九年级,学年
  • cover
6.3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教学设计--2025 - 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 教材 简析 本课题是沪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矿物的冶炼之后,安排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对金属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应用,通过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加深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后续学习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生锈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而总结出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废金属回收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本课题内容注重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文内容对应课标学段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九年级学生应认识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本课题的内容,教学重点应放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上,难点在于理解铁生锈的实质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文内容指向学习任务群 本课题的内容主要指向科学探究与实践学习任务群。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本课题也涉及到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任务群。学生要了解金属腐蚀和废金属回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认识化学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通过参与讨论、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 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对金属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接触到了一些金属生锈的现象,但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方法可能并不清楚。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学习本课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理解铁生锈的复杂过程和影响因素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实验和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另外,在设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案时,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经验,需要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 目标 1. 化学观念 - 认识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形成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 - 理解废金属回收的意义,树立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化学观念。 2. 科学思维 - 通过对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 能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 科学探究与实践 - 能进行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操作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 通过了解金属腐蚀和废金属回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