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以史观今 “愿为一人”的关怀,映照“不落一人”的广泛。 公元前237年,一道“逐客令”震动秦国。秦国客卿李斯,用一篇奏章说服秦王收回成命,他在《谏逐客书》中的逻辑密码与人性洞察,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书曰:《谏逐客书》。 秦国逐客令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史记·李斯列传》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上行公文的范本。作为一篇不足千字(800多)的短文,流传2000余年,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说理文字。 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 谏: 驱逐 逐: 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客: 上书,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书: 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谏逐客书》 解题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委婉巧妙讲策略: 直接谏言: 拓展补充 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一起跟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来入秦,得到秦王器重。 作者简介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厕鼠与粮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1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2 秦统一天下后,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3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 4 李斯: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粮仓鼠 李斯: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粮仓鼠 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 ———鲁迅《汉学史纲要》 引同窗好友韩非到秦国,又嫉妒其才能,将其设计害死。 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李斯:一只利欲熏心的硕鼠 牵犬东门(牵黄犬):比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被腰斩前对儿子说的话 李斯:一只利欲熏心的硕鼠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候,人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