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86870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0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6208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3课
,
土地改革
,
课件
,
20张
,
PPT
,
-2025--2026
(
课件网
)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导入新课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这幅图所反映的正是当时四川一个农民贫苦生活的情形。身后的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造成农民这种结局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所有制 【想一想】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3)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收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时间: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 (2)地点:广大新解放区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具体做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特点: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2.土地改革的经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 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新中国成立后发放的土地证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地租 富农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中农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贫农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分劳动力,受剥削 雇农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具体表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3.土地改革的结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没收一切土地→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1952年冬 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历史地图】土地改革(1949-1952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共24张PPT+视频)—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共24页)(2025-09-18)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