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7162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中华传统文化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400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中华,传统文化
  • cover
(课件网)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中华传统文化 1.为了感受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班级组织同学们参观了灵石王家大院的私塾。请你赏读下 图中孔子像两侧的对联,将其内容用简体楷书正确、规范地 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 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 “阳”指山南水北。 B.颜真卿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的“三更”指的是23 —1点,“五更”指的是3—5点。 C.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典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 美的京剧、活泼风趣的川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 是京剧的代表剧目。 A D.“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 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谈举止就会受到约束。 解析———瀚海”指沙漠。 3.(跨学科·地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标 识岁月的独有刻度,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班级准备制 作“节气文化”宣传页,需要从下面两幅图片中任选一幅为 节气“霜降”配图。你会选择哪一幅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少于60字) 【知识链接】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我国古 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 咸俯。柿子属于应时当令的食品,北方不少地区会在霜降前 后吃柿子。 答:                                                       (示例1)我选图一。图一的主体是两个叠在一起的柿 子,上面的柿子顶端盖着霜。图片上方写着“好柿成霜”, “柿”谐音“事”,“霜”谐音“双”,化用成语“好事成 双”,寓意吉祥美好。图片右下方写着“霜降”,柿子是霜降 的时令食物,点明了节令。 (示例2)我选图二。图二的主体是一片落叶,落在被白霜覆盖 的地面上,落叶表面也结满了细密洁白的霜花。图片体现了 霜降时天气渐冷、草木黄落、初霜出现的物候特点。 答: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分析图片内容,选择一幅图片并说明理 由,体现图片对霜降时节物候特点的反映,言之成理即可。注 意字数要求。 4.(新素材·非遗保护与传承)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某中学开展了“一方土 地,一缕记忆”主题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材料一:山西非遗知多少】 平遥推光漆器是山西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它是中国四 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它始于魏 晋南北朝时期,唐开元年间有了极大发展,盛于明清,距今已 有千年的历史。 山西民居砖雕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起 源可以追溯到隋朝,其制作技艺花样繁多,套路复杂,画工精 细,刀工别致。山西民居砖雕具有较浓的民俗文化气息,贴近 百姓生活,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民众对生命价值 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及对一定 社会地位的追求。 【材料二:了解非遗的方式】 【材料三: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 来,山西通过举办多种非遗主题活动,让古老非遗活起来。 传承人亲自教授 展示山西非遗魅力 传承人通过亲自演示、操作,展示非遗的迷人魅力,使非遗得 以传播、传承、弘扬。 非遗进校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太原市让国家级非遗项目 马头琴走进校园,传承人面向师生开展表演和演奏技艺传习 教学,让大家体验马头琴演奏技艺,感悟非遗魅力。 非遗进网络,让传统文化火起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 10余位非遗传承人,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