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3500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层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493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化学,2024,教版,九年级,答案,练习
  • cover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基础巩固 1.下列标识不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 B.当心火灾 C.禁止戏水 D.当心中毒 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家里油锅着火,赶紧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C.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D.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3.4月29日,辽宁一餐馆发生重大火灾,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B.电线老化短路着火,可用灭火器或沙土盖灭 C.餐厅等场所必需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D.若室内火势较大应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 4.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改通,则红磷、白磷均能燃烧 B.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白磷,水槽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燃烧只需具备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中的任意两个条件即可 根基训练 5.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其中热水的温度为80℃,通常状况下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C.对比Y形管中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 D.对比Y形管中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是否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6.木材作燃料,通常会劈成小块,目的是( ) A.增大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减少氧气消耗量 C.减轻重量,方便携带 D.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7.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气球均会先变小后变大 B.①和②试管中均产生大量白烟 C.①和②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也可燃烧 8.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实验。将氧气通入玻璃管,观察到b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对比b中通入氧气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b中热水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 C.要验证燃烧另一个条件,则a中X、Y分别是40℃水、白磷 D.要验证燃烧另一个条件,则a中X、Y分别是80℃水、红磷 9.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 A.用水浇灭燃着的柴草 B.野炊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盖灭 C.燃着的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D.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 10.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向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某一时刻甲、乙中的白磷都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乙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通过该实验,推测在实验室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D.该装置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 思维拓展 11.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照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C.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D.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环境温度还要达到其着火点 12.家用燃气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烹饪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CO)。在天然气中添加不同比例氢气对燃烧产生CO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气灶旁放适量水可防止CO中毒 B.天然气中掺的体积分数越多越好 C.使用燃气灶需要紧闭门窗,减少热量散失 D.调大燃气灶进空气口也有利于减少产生CO 13.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Ⅰ);②将图Ⅰ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