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选 艾青 名著阅读 常见考查点 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此节中所描述的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简述《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主旨。 2.把握诗歌的意象。如:阅读《礁石》,说说“礁石”象征什么;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诗歌说说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3.品析诗歌的语言。如:《礁石》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如:艾青的《太阳的话》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风陵渡》中“……听呵/那野性的叫喊/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和鲸吞我们的生命/而那潼关啊/潼关在黄河的彼岸/它庄严地/守卫着祖国的平安”,赏析此节的写作手法。 5.按照要求推荐这部名著。如:班级开展“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活动,请你选择一首诗歌推荐给大家并阐述推荐理由。 6.了解与这部名著有关的常识。如:给出相关诗句,要求判断出处,或者思考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有哪些。 7.续写、补写、仿写诗句。如:请仿照《镜子》的画线句,以《太阳》为题,仿写四句诗。 解答这样的名著阅读题,首先必须建立在日常阅读的基础上,熟读艾青的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大致的主题。阅读在于积累,日常阅读时同学们要在诗歌内容、主题、意象、艺术风格等方面加以梳理和把握。答题时,要审清题意,认清题型,再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组织语言,认真答题。 一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二 艾青诗歌的三个阶段 创 作 阶 段 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此时的艾青刚刚从法国留学归来,但是不久他就因为参与革命活动被捕入狱,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在狱中,艾青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追忆自己年幼时候的养母。在这之后,艾青又陆续完成了很多首作品,成为了当时文艺界的一股新生力量。 第一阶段:30年代-40年代 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初期的创作(1938年以前)———忧郁与悲哀的笼罩 《大堰河———我的保姆》 【背景探寻】艾青出生时,他的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克”双亲,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到家人歧视,还被送到大堰河家里寄养。养母大堰河给了艾青温暖的母爱。艾青于1932年被捕入狱,次年1月的一场大雪,让他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写了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借以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 【主旨赏析】诗里反复铺陈“她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一方面突出了大堰河勤劳、宽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