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7895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1.3.1常见的分散系胶体课件(19张)

日期:2025-09-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2943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苏教版,计量,19张,课件,胶体,分散
  • cover
(课件网) 清晨当阳光照进树林,为什么会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思考一下 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 相同之处 分散系组成 分散质 分散剂 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溶质=分散质 溶剂=分散剂 硫酸铜水溶液 油水 泥水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1 nm 10-9 m 100 nm 10-7 m 分散质粒子直径 浑浊 不均一;不稳定 透明 均一;稳定 介稳状态 较均一;较稳定 宏观性质 微观结构 分散系 胶体定义及分类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即为胶体 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剂的种类 气体-气溶胶 云、烟、雾、有尘埃的空气等 液体-液溶胶 牛奶、稀豆浆、墨水、Fe(OH)3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鸡蛋清、血液等 固体-固溶胶 有色玻璃、水晶、珍珠等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Fe(OH)3胶体的制备 原理: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胶体的性质1 鉴别溶液和胶体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是物理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 实验现象 结论 无现象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 分散系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溶液_光透射 胶体_光散射 浊液_光反射 丁达尔 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物理学教授 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的学生和朋友 1869年,丁达尔发现,若令一束汇聚的光通过溶胶 则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通路。 科 学 家 简 介 分离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因此胶体能够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半透膜 胶体的性质2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实例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粒子组成 滤纸 半透膜 丁达尔效应 稳定性 归纳总结1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对比 均一、透明 较均一、较透明 泥水、油水 CuSO4溶液 淀粉溶液 <1nm 1~100nm >100nm 离子、分子 多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 能 能 否 能 否 否 无 有 无 稳定 介稳性 不稳定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本质区别 * 问题情境 牛奶=舶来品吗? 为什么历史上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 商代以前就有“乳”和“酪” 等文字记载; 北魏《齐民要术》详细介绍了乳牛饲养,挤牛奶以及制造各种乳酪产品的方法; 从唐、宋的本草经一直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把牛奶及其乳制品当作滋补的食品。 * 问题情境 乳糖不耐症! 中国人乳糖酶缺乏率高达 90 % 【思考 】如何化解喝牛奶的小烦恼呢? 解决问题 膜分离技术分离牛奶中的乳糖 孔径 10-20 nm 孔径 1-2 nm 蛋白质、脂肪 乳糖 水、无机盐、矿物质 无乳糖牛奶 牛奶 胶体的性质3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胶粒直径大于100nm),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系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生活中用盐卤(MgCl2)或石膏(CaSO4)制作豆腐 FeCl3溶液应急止血 明矾净水: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生成Al(OH)3胶粒(带正电荷)与泥沙胶体粒子(带负电荷)中和,共同聚沉使水净化。 (Fe(OH)3) 温度升高,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胶体的性质3 胶体的性质4 胶体粒子在分散系中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注意】:布朗运动不是胶粒专属性质,溶液中的离子、分子等也有此现象。 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胶体为什么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的性质4 胶体的性质4 胶体的性质4 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 阳极颜色变浅,阴极颜色变深。 胶粒带电,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