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1294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8846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领会文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青蛙,不经意间跌入了一锅滚烫的开水中,痛楚令它迅速跳出了锅。然而第二次,青蛙再次误入那口尚未煮沸的锅中,这时的它感觉舒适无比,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青蛙在温水中逐渐丧失了警觉,最终在这舒适的水温中丧生。为何青蛙在沸水中能逃生,却在温水中却丧失了生命呢?今天,我们一同探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孟子所著的文章,从中寻找答案。 导入新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注意课文的朗读停顿与字音,在文中标记字音、停顿、重音。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大意 探究任务 积累本文的文言知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探究方法: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解答文中字词解释的疑难问题。 2.小组合作,梳理本课的文言知识。 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4.班级内交流分享,师生共同补充。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大意 探究成果: 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兴起,指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征于色,发于声(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讨) 1.古今异义。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大意 2.一词多义 (3)通假字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 (显露、流露) (2)士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 (贤士)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大意 3.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均为动词作状语,入在国内,出在国外)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大意 4.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大意 5.译文: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起用,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奴隶市场里被赎买回来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地增长才干。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大意 5.译文: 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忧困,在思虑上阻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因为思虑),面容憔悴,吟咏叹息,这样以后才能想明白。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自己势力、地位相等的邻国和来自外部的祸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了。 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本探究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