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3631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习作:我的“自画像” 教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87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 cover
习作:我的“自画像”(作前指导课) 一、教材解读 1.儿童视角。部编教材的单元习作取材于儿童的阅读、游戏、体验、想象……本册书习作内容分别是“我的乐园”“我的奇思妙想”“我的动物朋友”“我学会了( )”“我的‘自画像’”,习作内容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化儿童的需要为表达的真实需要。 2.读者意识。本次习作主题是“我的自画像”。假设班里新来了一位班主任,向他介绍自己。教材给出了明确的读者指向,意在告诉学生:习作不再是一种负担,是学生生活的一种交流与分享,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快乐有趣的言语交往方式。 3.读写结合。第七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为: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石峰的《黄继光》、冯骥才的《挑山工》都是中外写人物的上乘作品。鼓励学生尝试用本单元学习的写人的方法,配合观察,用自己的话,从多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学情分析 写人物类的习作,学生学习过《猜猜他是谁》(三上)、《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下)、《小小“动物园”》(四上),拥有一定的写作经验。学习了第七单元几篇课文后,学生已能感受用语言、动作、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与技巧,也尝试了进行课堂练笔。这次习作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借助习作支架,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能主动同伴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2.能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写出自己的性格特点。 五、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作前指导、作后评讲) 教学过程 (一)趣味游戏,锁定特点(时间预设5分钟) 1.趣味游戏。在正式开始学习写《我的“自画像”》之前,我先请大家玩个游戏———猜猜他是谁。 (1)个子不高不矮,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宽不窄。 (2)我的眼睛大大的,眉毛浓浓的,嘴巴小小的。 说说看,容不容易猜出来?不容易,因为没有特点。 猜猜他是谁。 (1) 长得面黄肌瘦,大大的脑袋上只有三根 稀稀拉拉的头发。 他是谁?你怎么知道他是三毛?哦,难怪他叫三毛,这三根头发,就是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板书:自:了解自己抓住特点) (2) 他身披如云彩般耀眼的战袍,头戴如凤 翅般闪闪的金冠,还有一双如闪电般锐利的火眼金睛。 他是谁?这句话抓住了他的哪些特点?(服饰、眼睛、本领) 2.方法回顾。通过刚刚游戏,以及我们之前学过的习作《猜猜他是谁》(三上)、《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下)、《小小“动物园”》(四上)。我们知道写人物类的习作,要善于抓住特点来写,最好能反映人物的个性,有选择、有重点地写。 3.锁定特点。这次习作的题目是:我的“自画像”。同样是写人物类的习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从多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 【设计意图】以“猜猜他是谁”游戏,链接旧知,唤醒学生写人物抓特点的写作经验。 (二)明确任务,精准审题(时间预设5分钟) 1.在口语交际课“自我介绍”中,我们知道表达对象和目的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假如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你准备如何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在自我介绍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向谁介绍自己、介绍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写什么。 2.我的“自画像”其实是书面的自我介绍。我们打开书,看看这次的习作要求会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同学们阅读单元习作要求,圈画关键信息。 3.思维可视化。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可视化思维导图雏形。 4.回顾思维导图,明确习作要求:要想让新班主任更好地认识你,我们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多方面特点介绍自己,可以用具体事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