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6951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1420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抓住
  • cover
(课件网)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特征。 2. 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3. 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导入情境化   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哺乳动物,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猜一猜 白兔 导入情境化 明确概念 特征: 人或事物可供识别的特殊象征或标志。 人是两脚直立没有羽毛的动物。 ———柏拉图 探寻写作密码 说明事物如何抓住特征?回忆一下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看看名家是如何做的。结合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谈谈: 探寻写作密码 回顾《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等相关内容,自主总结说明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探寻写作密码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你能判断出下面是哪两座桥吗?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技法一: 仔细观察比较,找出事物特征。 探寻写作密码 技法二:找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点。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每处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都相同吗?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什么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探寻写作密码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1.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石拱桥的桥洞是弧形。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3.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整个长卷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技法三: 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 小结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善于观察和比较。 明确说明顺序。 确定说明的主次和详略。 恰当地使用一些方法。(引用资料、说明方法)   根据教材中写作实践中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疆上名珠———坎儿井   如果你去新疆旅游,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的外围戈壁上,可以看见顺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土包,有序地伸向绿洲,那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大家从高空俯视,那些土堆宛如一颗颗珍珠,装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却仍青春焕发的地方。   坎儿井是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利用地下水的方式。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突出坎儿井的外形特点 介绍坎儿井的用途和地位,为下文做铺垫 打比方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两部分组成,是一种井、渠的结合。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山区地下水埋藏较深,而坎儿井通过竖井依山势开出的水平渠道将深水变为浅水。由于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 介绍坎儿井的设计,突出其科学的设计方法   坎儿井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例如,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竖井愈多,其头道竖井就要愈深。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   随着地面引水工程的建设和机井的普及,加上开挖极为困难,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