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7852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60751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梳理作者情感变化过程,体会诗人不甘认命却无力反抗的复杂心境。 2、比较阅读相似主题作品,知人论世,探究诗人情感成因,了解魏晋寒门士人的困境。 3、能够个性化表达对诗人命运观的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成才观与命运观。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任务单反馈】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请围绕此字,梳理本文的情感脉络。 【疑难共解】“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是作者对命运无力反抗的悲愁或接受,还是对于命运的不甘?请从上下文寻找依据加以分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疑难共解】“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是作者对命运无力反抗的悲愁或接受,还是对于命运的不甘?请从上下文寻找依据加以分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比兴手法:出身不同,命运不同; 覆水难收,命运无法改变。 借酒消愁,试图抗争,更添忧愁。 反问,强烈表达反叛之心、愤懑之意; 无法反抗的煎熬与无奈。 【任务单反馈】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请围绕此字,梳理本文的情感脉络。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篇目 情感相同点 情感不同点 不同原因 《拟行路难(其四)》 《行路难》 都表达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失意、愤懑不平之情。 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自信。 不甘认命却又无法反抗的无奈。 李白性格昂扬乐观,鲍照性格悲观消沉? 比较阅读:《拟行路难》与《行路难》在情感上有何异同? 两位诗人产生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补充资料1·鲍照其人】(鲍照谒见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之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知能( 埋没才智、甘于平庸 ),使兰(贤者)艾(小人)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南史·本传》 【补充资料2·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门阀制度最主要特征是按门第高下来选拔与任用官吏。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这严重阻塞了寒门之子的仕途之路。 【补充资料3】(瓜步山)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故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鲍照《瓜步山楬文》 篇目 情感相同点 情感不同点 不同原因 《拟行路难(其四)》 《行路难》 都表达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失意、愤懑不平之情。 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自信。 不甘认命却又无法反抗的无奈。 比较阅读:《拟行路难》与《行路难》在情感上有何异同? 两位诗人产生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门阀制度的重压 盛唐气象的滋养 左图为基于拓展阅读两篇文章《刘宋中期政局与鲍照的人生困境》《从<拟行路难>观鲍照人生态度》生成的词云图。 从图中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咏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史》 左思 当世贵不羁, 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 高节卓不群。 《拟行路难 》 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学习完今天的内容之后,你对下面的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