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9531

五四制六上18《毛主席在花山》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9716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五四,毛主席在花山,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发自内心的对群众的关心、爱护。 2.深刻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提及毛主席同学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想必是我们在第四课学习的《七律·长征》吧,请同学们一起背一背这首气势豪迈的诗歌。 新课导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长征之路十分艰难,在登夹金山时,因为山高路陡,许多战士都筋疲力尽,而此时毛主席却把他的马让给了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他就是这样关心、爱护同志们,其实毛主席更加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毛主席在花山》一课感受主席对百姓的关爱。 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怎么没动静了呢? 茶泡好了,警卫员拎着一桶清香的茶水来到碾盘旁,用粗瓷碗盛好。 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一碗茶水,凑到警卫员跟前:“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 随文识字 jiāo cí 整体感知 niǎn còu là yǎo 操劳: 诚恳: 动员: 夜以继日: 整体感知 课文中指费心料理(事务)。 真诚而恳切。 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 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理解词语意思 事件背景 1948年春夏之交,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从延安移驻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但因被特务出卖,为了安全起见,聂荣臻安排毛主席居住到了比较隐蔽且群众基础好的花山村。在花山村,毛主席不仅继续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还时刻关心着群众的生活,他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并发生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后来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佳话。 整体感知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语句。 (2)借助事情的先后顺序进行段落划分。 (3)借助“毛主席+干什么”的公式概括各部分具体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一层 (第1自然段) 第二层 (第2至4自然段) 第三层 (第5至6自然段) 第四层 (第7自然段) 写毛主席转移到花山村。 写毛主席派警卫员寻群众回来碾米。 写毛主席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 写毛主席劝乡亲们喝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 请根据学习提示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具体内容 合作探究 再次默读课文,说说文中哪处让你直接感受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文中所有关于毛主席的描写。 (2)结合上下文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说毛主席的言行体现了他什么品质。 (3)将自己的发现用词语总结出来并批注在课文相应内容旁边,组内讨论。 (4)每组选一位代表在班级分享探究成果。 探究方法 问题探究 毛主席皱了皱眉,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影响群众的生活。这样吧,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从这两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我感受到毛主席时刻心系群众,尽管他身居高位却没想过为自己谋取特权,而是把百姓的便利放在首位,非常关心群众生活。 问题探究 成果展示 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又叫住他,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泡一桶茶水,你负责送给碾米的乡亲们。” 问题探究 从这处语言描写中我看出毛主席非常看重人民群众、非常爱护人民群众。 成果展示 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