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1020

2015-2016学年度[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杜甫诗三首之 《石壕吏》课件(47张PPT) (共47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40418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47张,2015-2016,课件,石壕吏,三首
  • cover
课件47张PPT。石 壕 吏杜甫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他在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字 子美 , 唐 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史诗”,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著有《春望》、“三吏”“三别”等诗作。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省孟西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古诗,分别是《望岳》和《春望》。因为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了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百姓的疾苦,因为被后人誉为“诗史”。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叙事诗代表作《石壕吏》,一起去品味它,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读准下面字的音:壕 邺 戍 逾 妪 咽 (háo) (yè ) (shù) (yú) (yù) (yè) 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傍晚投宿差役抓壮丁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喊,叫嚷多么哭悲苦,凄苦越过跑,逃跑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正碰上有差役在趁夜抓壮丁。老翁吓的翻墙逃跑了,老妇赶忙出门察看。 差役的叫嚷的多么暴怒!老妇哭的又是多么悲苦!疏通文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上前儿子防守捎信回来新近,刚刚幸存的,活着的苟且活着永远的完结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话:“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幸存的暂且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的完结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指男人没有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妇跟从应征兵役还能够因为“有孙”,所以“母未去”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怜)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您让我跟您连夜归营,赶快去应征河阳的兵役,还能来得及给军营准备早饭呢。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我好像听到有人低声的哭泣。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了别。(老妇已被差役抓去服役了。)指夜深好像低声的哭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指向前赶路把握文章结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