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现代史讲述什么内容?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949) 中国现代史 1956年 1978年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1956) 社会主义社会(1956-至今) 社会性质/ 国情 时期 1966年 1976年 文革开始 文革结束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十年建设) “文化大革命”时期 (十年文革) 两年徘徊 期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时期 站起来 (毛泽东) 富起来 (邓小平) 强起来 (习近平) 共产主义社会(?) 1-3周 历史复习: 视频: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教材P2-3)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 图为1949年3月25日《北平解放报》号外关于中共中央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北平的报道。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问题:“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 建设新中国的任务。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任务:阅读教材第2-3页,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概况。 1.背景 2.会议 全称 3.时间、地点 4.参会 代表 5.中心 议题 6.主要 内容 7.意义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 1.背景 2.会议 全称 3.时间、地点 4.参会 代表 5.中心 议题 6.主要 内容 7.意义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简称:一届政协)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 1.背景 2.会议 全称 3.时间、地点 4.参会 代表 5.中心 议题 6.主要 内容 7.意义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北平(当时还未改为北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北平的历史沿革 北平这个名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68年将元大都更名为北平府,意为“北方安宁平定”。后来,明成祖朱棣在1403年将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司”的格局。在民国时期,北平曾多次改名,最终在1949年9月27日一届政协召开期间,恢复为北京。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 1.背景 2.会议 全称 3.时间、地点 4.参会 代表 5.中心 议题 6.主要 内容 7.意义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北平(当时还未改为北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 会议代表 党派代表165人 团体代表235人 区域代表116人 特别邀请人士75人 解放军代表 71人 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