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0305

古诗词诵读《鹊桥仙(纤云弄巧)》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70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诵读,鹊桥仙(纤云弄巧),教案,格式,统编
  • cover
鹊桥仙(纤云弄巧) 教学目标 1.诵读吟咏,品鉴语言艺术,感受诗歌情感; 2.择取意象,体悟诗歌意境,提升审美情趣; 3.知人论世,领会命意高妙,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诗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丰富的情感; 2.理解诗歌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洞悉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教学难点: 结合诗歌背景、内容及旨意,探讨其深远意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在暑期的研究性学习中,小军团队致力于开发一款名为“诗意人生 ”的小程序。该小程序 通过模拟诗人介绍其作品的方式,结合现代科技, 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诗词。小军计 划在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上线小程序,并将秦观的名篇《鹊桥仙》作为首发作品,吸引同学 们前来体验。作为团队的一员,你的任务是丰富小程序的内容,使其更加完善。 【学习任务一】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小军找了一位同学为秦观配音朗读诗歌,小组内有同学认为,这段配音在情感上比较到 位,但是仍有提升的空间。请你结合诗歌中的相关内容,为这段配音提出改进建议。 【设计意图】 诵读经典,初步感知。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思想感情驰骋的 地方,诵读诗歌,要用声音、节奏、语调来传达诗歌的美,实现同诗人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 交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要适当调整语速,还要在关键的词语或句子之间适当停顿, 给听众留下思考空间,增强诗歌感染力。 【预设】 诗歌诵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演绎风格,真诚地传达诗歌的情感和美感。“纤云弄巧 ”要读 得细腻,“飞星传恨 ”要读得急切。“银汉迢迢暗度 ”中“迢迢 ”本义是遥远的样子,此处指 银河之宽阔,相隔之遥远。使用叠词,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朗朗上口。朗读时可以拉长 音调,以表相思之苦、相见之难。朗读时还要注意句子的抑扬顿挫,使语调富有音乐感。“柔 情似水,佳期如梦 ”一句可以适当放慢语速来体现温柔与梦幻的感觉;而“忍顾鹊桥归路 ” 则可以稍快些来表达离别时的不舍。还要特别关注词中的名句,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 在朝朝暮暮 ”,这句点睛之笔要读得更加深情有力。还可以配上和缓的背景音乐来增强朗读效 果。此外,秦观创作此词时已年近半百,需要配以较为低沉的声音,符合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二】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为了让秦观介绍《鹊桥仙》的过程更具视觉效果,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软件来绘制插图。 这是小军初步绘制的一些图片,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选择恰当的意象,精心描绘诗词的深远意境。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 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诗词的细节一般不会像散文、小说的细节那样显而易见,往往需 要读者细心揣摩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在《鹊桥仙》的创作中,秦观选取多种意象,将外在的 景物与内在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充满艺术魅力的境界。 秦观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描绘了轻盈的纤云、快速流动的飞星、广袤的银河,借助秋 天特有的金风白露,以及柔和的水、虚幻的梦,还有充满神话色彩的鹊桥,勾勒出一幅浪漫 的画面。 1.主要意象 纤云:轻盈的云彩。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天河。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水、梦 鹊桥:在神话传说中每年七夕,会有飞鹊在银河上架起桥梁,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 2.意境与情感 所绘之境:浪漫唯美、凉爽清润。 所抒之情:相聚的甜蜜与深情、离别的不舍与惆怅。 【预设】 这三幅图基本上具备了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但是图 1 缺少对“纤云 ”的体现,轻柔多姿 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能够显示出织女精巧绝伦的手艺。图 2 可以看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