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1379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全民行动防蚊患 共抗基孔肯雅热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0463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健康教育,肯雅,PPT,18张,课件,基孔
  • cover
(课件网) 全民行动防蚊患 共抗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夏日需警惕的“弯腰行走”蚊媒病—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主要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 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为主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教师: XXXX 时间: 2025 01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02 典型症状有哪些 03 传播途径是什么 04 鉴别基孔肯雅热 VS 登革热 05 有效预防措施 06 外出旅行应该注意什么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01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主要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 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为主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 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 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 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 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 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 曾引发本地疫情,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 典型症状有哪些 02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主要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 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为主 典型症状有哪些 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01.发热: 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 02.皮疹: 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03.关节疼痛: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04.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是什么 03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主要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 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为主 传播途径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人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 伊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跃于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 它们的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等,这些地方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 传播途径是什么 鉴别基孔肯雅热 VS 登革热 04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主要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 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为主 鉴别基孔肯雅热 VS 登革热 “一样” 两个“一样” 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伊蚊传播。 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和清理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 “不一样” 两个“不一样” 潜伏期和传播速度不一样: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 具体症状不一样: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少数感染者会因血小板降低造成人体脏器出血引发重症,严重者会死亡。 鉴别基孔肯雅热 VS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的基本症状判断?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手、腕、踝等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其中腕关节受压疼痛是显著特点。 少数人群(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需要重点关注。 有效预防措施 05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主要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 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为主 有效预防措施 环境防蚊 清积水: 翻盆倒罐清空闲置盆、罐、桶、轮胎等容器积水;填平树洞、竹洞、洼地;清理空调托盘、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环境防蚊 勤打理: 水养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每周彻底换水1次,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宠物饮水碗、花盆底盘等及时清空积水。 环境防蚊 严管控: 储水容器(水缸、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