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烯烃 炔烃基础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乙烯→乙醇 B.乙醇→乙烯 C.乙醇→乙醛 D.乙醛→乙醇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溴水、FeBr3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 B.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C.苯和浓HNO3在浓H2SO4催化下反应制取硝基苯时需水浴加热,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混合液中 D.制取硝基苯时,应先加2mL浓H2SO4,再加入1.5mL浓HNO3,然后再滴入约1mL苯,最后放在水浴中加热 3.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下列的水果存放方法最合适的是( ) A.放入敞口的容器中 B.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C.放入充有少量乙烯的密封容器中 D.放入有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的密封容器中 4.乙烷、乙烯、乙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 A.都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B.都能够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分子中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内 D.都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5.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跟氯气反应 C.乙烯跟氢气、氯气反应 D.乙烯跟氯化氢反应 6.下列除杂的方法中,能实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法 A 加入稀盐酸 B 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 通过盛有无水的干燥管 D 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乙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中科院化学所用茚和C60合成lCBA(见下图),以其为受体与聚(3-己基噻吩)(P3HT)共混制备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效率达到5.44%。有关该技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茚) (ICBA) A.原料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C60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C.ICBA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反应2属于加成反应 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 B.乙醚的分子式: C.基态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HBr的电子式为: 10.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HNO3+H2O 取代反应 B.CH3CH2CH3+Cl2CH3CHClCH3+HCl 置换反应 C.nCH3CH=CH2 加聚反应 D.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11.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可又被3mol Cl2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CH≡CH B.CH3-CH3 C.CH≡C-CH3 D.CH2=C(CH3)2 12.烷烃(如图)是由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不考虑烯烃的顺反异构,则这种单烯烃的结构可能有 A.4种 B.5种 C.7种 D.9种 13.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现象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 CCl4 溶液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气体通入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不溶于稀硫酸 B 取乙醇,加入浓硫酸及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溴水,溴水褪色 产物中有乙烯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颜色加深 水解程度增大 D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加浓氨水,先产生蓝色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是两性氢氧化物 A.A B.B C.C D.D 15.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发现烯烃复分解反应,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形象地描述为交换舞伴。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是金属卡宾(如),金属卡宾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把与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 A. B. C. D. 16.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