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6701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速度 分层练习 高一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一(含解析)

日期:2025-09-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278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速度,物理,必修,2019,教科,练习
  • cover
正 确 高 效 做 题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梯度分层 基础巩固:课堂衔接,回归教材,夯实根本 拔高提升:进阶训练,聚焦核心,提炼重难 思维拓展:情景构建,素养提升,高阶训练 一、两种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 (1)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约 。 (2)电源频率50Hz时,每隔 打一个点。 (3)通过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打点,结构含 、振针、永久磁铁等。 2.电火花计时器 (1)利用火花放电打点,使用 交流电源。 (2)电源频率50Hz时,每隔 打一次点。 (3)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夹在两纸带间,通过脉冲电流产生火花。 3.两者比较 (1)工作电压不同:电磁打点计时器 6V 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 220V 交流电。 (2)打点方式不同:前者靠 振动,后者靠 放电。 (3)打点周期相同:均为0.02s(由电源频率决定)。 (4)记录信息相同:均记录位置、时刻、位移和时间。 二、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固定计时器,安装纸带。 (2)接通电源,待稳定后拉动纸带,随后 。 (3)选取 点迹,数点计算时间,测量位移。 2.测量小车速度的实验 (1)实验设计:小车拉动纸带,通过点迹测位置和位移,计算速度。 (2)实验器材:计时器、纸带、 、导线、轨道、电源等。 (3)实验步骤:固定装置,连接电路,拴绳穿 ,操作小车运动,更换纸带。 (4)数据处理:标记计数点,测量位置,记录时刻和坐标。 三、v-t 图像绘制 1.方法:横轴为 ,纵轴为 ,用相邻点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绘图。 2.意义:反映速度随时间变化,非运动轨迹。 四、注意事项 1.实验前固定计时器,试拉纸带无阻滞。 2.先通电待 再拉纸带,拉动速度适中防点迹密集。 3.正确安装纸带:电火花计时器墨粉纸盘在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压在 下。 4.调整振针高度(电磁式),避免长时间工作,测量纸带一次完成并估读。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直接测量速度的仪器 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选用另一参考系后轨迹可能为曲线 C.同一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D.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2.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做“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应选择220V直流电 B.电源应选择6~8V交流电 C.小车可从木板上任意位置释放 D.打点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 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越慢 4.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测量打点纸带位移的部分照片(交流电源的频率50Hz)。根据照片可知( ) A.计数点2的读数应记录为9.00cm B.计数点2的读数应记录为9cm C.计数点1和2之间的位移是5.1cm D.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 6.甲、乙两图是高中阶段常用的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使用8V直流电源;乙图使用220V交流电源 B.由于打点不清晰,需要把振针调低,此时振针可以看成质点 C.利用纸带来记录时间和位置变化时,纸带可以看成质点 D.打点周期为0.02s,指的是时间间隔 7.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 A.3cm/s B.1cm/s C.10cm/s D.0.3cm/s 8.如图所示,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