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石的组成 评委老师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岩石的组成》,岩石的组成是教科版四下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的第三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对应新课程标准其核心概念是“地球系统”,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和思维研究岩石的组成,学会通过用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比较不同岩石的颜色、坚硬程度、颗粒粗细等特征。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细论述: 第一:教材解读 本课的科学概念是“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本节课教材有四个主要的活动,第一部分是观察花岗岩,发现其组成颗粒有三种;第二部分是通过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观察,知道矿物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将花岗岩的三种颗粒和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行比较,形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的观念;第四部分是认识更多的矿物,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岩石是多种多样的。 以花岗岩为典型的学习媒介,从花岗岩的组成角度切入,回顾岩石的观察方法,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这三种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等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由此,建立矿物与岩石的联系。意在引导学生研究岩石可以从研究岩石中的矿物开始。 第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测,学生已知岩石的观察方法、会描述岩石的颜色、软硬、光滑程序、光泽等特征。未知:“条痕”、“透明度”两个特征的观察方法。光泽的特征描述。 大部分同学不知道矿物,学生不能通过观察提出矿物这一概念,更想不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第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我依据新课标的素养要求,特制定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进而认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得出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岩石组成,以此类推形成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观念。提升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探究实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了解矿物的特点,记录矿物的特征。 态度责任: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知道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根据试教情况及学情分析,我又将本课的重点定为:学生掌握观察岩石矿物的方法,形成矿物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科学观念,并能用科学的词汇去描述,通过比较、分析建立岩石与矿物之间的联系。树立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这一观念。 难点:透明度的观察 第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实验法,引导学生借用观察工具进行观察实验;研讨法,组织学生在实验后的研讨和归纳,让学生在观察中交流,在交流中研讨,促成学生的实践与理解。 在学法上,我打算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和全班研讨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任务的驱动下,达成科学学习的理解与迁移。 从教学到学法,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教学理念, 第五: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着“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来设计的: 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呈现两幅岩石图片,提问它们是同一种岩石吗?学生通过肉眼、放大镜观察对岩石组成的描述,发现岩石的组成颗粒颜色不同,进而继续对颗粒进行研究。给每组学生准备敲碎的颗粒。 聚焦任务,探索问题 出示观察工具。请生阅读工具使用说明书———颗粒观察方法,了解各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因为给学生提供的是碎颗粒,所以用碎片边缘判断透明度可以实现。提供图片作为透明度的判断标准参考,用教师自制的光泽比对卡,降底光泽度的判断难度,以此来突破本课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