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1494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气象观测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451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大象,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秋· 教案 科学 三年级上册(DX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体验单元 大熊猫是猫科动物吗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 明确大熊猫属于熊科动物,理解其分类依据。 科学思维 ● 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 ● 通过观察和比较猫科动物、熊科动物、大熊猫的特征,判断出大熊猫是熊科动物。 态度责任 ● 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要实事求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比较猫科动物、熊科动物和大熊猫的特征。 难点:依据大熊猫的特征将其归类为熊科动物。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问题与假设 1.故事导入:在动物王国里,一年一度的家族聚会要开始啦。猫家族邀请了和自己长得像、习性也有相似之处的动物,熊家族也是一样。这时候,大熊猫却犯难了,它收到了猫家族和熊家族的两份邀请,可它不知道自己该去哪个家族的聚会。 2.提出问题:同学们,假如你是大熊猫的好朋友,你能帮它想一想它应该去哪个家族吗? 3.介绍生物学家对动物分类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从哪些方面能判断大熊猫是猫科动物还是熊科动物? 探究与结论 活动一:观察外形特征 1.出示猫、棕熊、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体型、嘴巴、尾巴、脚掌、脚印等)特征。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3.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进行梳理总结。 活动二:观察行走方式 1.出示猫科动物(如猎豹)、熊科动物(如棕熊)和大熊猫行走或奔跑的照片和视频并引导学生对比。 2.学生观察并描述猫科动物、熊科动物和大熊猫行走方式的特点。 3.小组讨论:从行走方式来看,大熊猫更像猫科动物还是熊科动物?为什么? 4.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探究与结论 活动三:了解食性特点 1.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食性也能帮助我们判断它们的类别,猫、熊和大熊猫分别喜欢吃什么呢? 2.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可以是书籍、网络资料等),了解猫科动物、熊科动物和大熊猫的食性。 3.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查阅到的资料,明确野生的猫科动物基本上是肉食性的,熊科动物多是杂食性的,大熊猫属于杂食性动物,但主要食物是竹子。 4.分析食性特点,判断大熊猫的食性更接近哪一类动物。 活动四:交流总结 1.出示大熊猫与猫科动物、熊科动物观察比较汇总表,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观察和分析,将相关特征填入表格。 2.小组内讨论,综合各项特征,判断大熊猫是猫科动物还是熊科动物。 3.各小组展示汇总表,分享判断结果和理由。 4.教师总结:通过对大熊猫与猫科动物、熊科动物在外形特征、行走方式、食性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大熊猫在很多特征上更接近熊科动物,所以大熊猫是熊科动物。同时强调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是认识和区分相似事物的基本方法。 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思考:我们是怎样判断大熊猫是猫科动物还是熊科动物的?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和思考;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根据老师、小组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在评价表上给相应图形涂上颜色。 应用与迁移 1.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小熊猫和浣熊?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探究。 2.组织学生课后通过收集资料(如查阅书籍、观看纪录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