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本节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通过具体例子引入,得出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通过实际运算得出混合运算的顺序,从而运用到之后的各个环节中。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的探究,探究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并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最终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课堂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1.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2. 会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 会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难点:复杂的具体情境中的列式与计算。 活动一 真实情境探新知 若已知圆形花坛的半径和中央雕塑正方形底座的边长,怎样计算花坛的种花面积? 一座圆形花坛的半径为,中央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请用算式表示该花坛的种花面积。这个算式有哪几种运算?应怎样计算?计算结果是多少? 答:。 归纳:一般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的列式计算,让学生感知并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活动二 例题学习固新知 例1 计算: (1); (2)。 解:(1) ; (2) 。 师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熟悉混合运算的顺序。 活动三 课本练习固新知 计算: (1);(2); (3); (4)。 答:(1)原式=; (2)原式= ; (3)原式= ; (4)原式= 。 师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活动四 实际应用显身手 例2 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满了水。小明先将桶中的水倒满2个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柱形杯子,再把剩下的水倒入长、宽、高分别为,和的长方体容器内。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取3,容器的厚度不计)? 解:水桶内水的体积为,倒满2个杯子后,剩下的水的体积为。 。 答: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高度约为。 师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形式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学会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活动五 小试牛刀露锋芒 某空调室外机的形状可看作一个长方体,其长、宽、高尺寸分别为,,。在朝外一面上有一个圆形的出风口,出风口的直径为,除这个出风口,其他外壳均用铁皮包裹。计算外壳铁皮的面积(取3)。 解: 。 答:外壳铁皮的面积为1756000 。 师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形式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再次练习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六 限时五分测测看 1.计算的结果是( ) A. B. 1 C. 9 D. 27 答案:C 2.计算的结果是( ) A. 0 B. C. D. 答案:C 3.某药品进价为每盒100元,若店长先提价,再打八折卖出,则卖出一盒药品所获的利润是 元。 答案:。 4.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的值为,则输出的值为 。 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应用。 活动七 课堂总结 师生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是什么? 3.计算时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前问题是通过实例提出建立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的必要性。问题比较简单,可先让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完成,然后提问:数扩展为有理数后,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