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599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每课一练(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467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自然条件,城市,交通线路,影响,每课,一练
  • cover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同步测控    1.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比较湿润 ②地势低平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资源比较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我国东部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理想区域。 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读图,回答2~4题。 2.关于图示地区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落沿河谷分布,呈条带状 B.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顶,环境优美 C.聚落规模较大,城市密集分布 D.聚落沿山地陡坡分布 3.图中村庄的选址,主要是考虑了(  )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B.地形及水源的影响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D.气候及地形的影响 4.有关图中所示地区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较小,交通线较稀疏 B.交通线路多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地区 C.在山区应优先发展铁路,后发展公路 D.该地区交通线路一定要选择路程最短的 解析:由图中看出该地区聚落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河谷地形平坦,靠近河流便于取水。图中所示公路沿河谷延伸,地势平坦,起伏较小,便于公路的修建。 答案:2.A 3.B 4.B 5.从环境因素考虑,下面四幅图中,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 解析:选D。从环境因素考虑生活区应布局在 出卷网盛行风的上风向,工业区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布局隔离区,以防止或减少工业区的污染物扩散到生活区。故图D的布局模式最为合理。 6.下列有关交通线路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B.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大 C.公路在缓坡上成“之”字形弯曲 D.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线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选A。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 出卷网特点,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台风路线、断层地带等,交通线路区位选择时要尽可能避开;平原地形有利于线路的建设;“之”字形公路一般在陡坡上修建;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因素。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造价、路程、环境等方面评价四个铁路建设规划方案的优缺点。 (2)根据以上的分析,写出你选择的铁路建设规划方案是_____。 解析:本题以某地交通规划图为材料,考查影响 出卷网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需要在阅读图例,分析各线路通过的地区特征基础上,利用交通线路原则进行分析,正确答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从造价看,平原地区造价低,山地地区造价高,铁路穿过交通干线、河流时需架桥,造价高。(3)从路径看,尽可能选择线路短的。(4)从环境看,铁路穿过山地,对坡地植被破坏大,穿过城区易引起交通拥堵、噪声污染。 答案:(1)①方案线路最短 出卷网,但穿越西侧的山地,造价高,对环境破坏大。②方案线路较短,与等高线平行,沿线坡度小,工程量小。③线路最长,且穿过河流,造价高。④经过城区和居民点,易引起交通堵塞和噪声污染。 (2)②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2012·江西省重点中学摸底)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影响a聚落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势平坦 ④河流交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第1题,a处河流交汇,且地势平坦,农业发达,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