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5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地域差异。 2.结合实例,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地域差异的原因。 3.运用案例,对比分析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区域造成危害的差异及成因。 4.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六大自然灾害区的划分依据及各自的范围、主要灾害。演示结束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05°E 华北 中下游平原 华北 华南 东海 二 过渡 自然灾害活动强度 时空分布 东部 中部 西部 资源 环境 1.强度相当的同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同? 【提示】 强度相当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由于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其危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自然地理背景不同;另一方面,各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也不同。自然灾害分区 种类组合 时空分布 海洋灾害区 东部灾害区 西北灾害区 2.西部地区自然灾害为什么具有更大的风险? 【提示】 (1)从孕灾环境看:西部地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2)从受灾体看:西部草原面积广阔,以畜牧业为主,经营粗放,靠天养畜,载畜量小。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差,抵御灾害的能力差。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问题导思】 1.华北平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提示】 华北平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地震、虫害等。 2.中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程度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什么? 【提示】 从东部向西部损失由大到小。3.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资源、环境破坏效应却最为显著,为什么? 【提示】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及原因2.我国灾情的东、西部差异(1)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 ) 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 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 C.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 D.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 (2)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思路点拨】 根据影响我国东西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分析第(1)题,自然灾害对财产的危害程度除了受自然灾害活动强度影响外,还与受灾财产的类型、价值及时空分布有关;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等知识分析第(2)题。【解析】 第(1)题,从图中自然灾害的年均损失等值线数值可以看出东部比西部高,这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西部地区高,因此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第(2)题,甲地为我国黄淮海平原地区,春季常有旱灾;乙地为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常发生涝灾;丙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夏秋季节常有台风;丁地处于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冬季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答案】 (1)C (2)D自然灾害分区 【问题导思】 1.我国东部灾害区的主要灾害及成因是什么? 【提示】 洪涝、干旱、病虫害、霜冻、地震。因为本区平原最集中,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农业发达,东北地区又接近冬季风的源地,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地震带上。 2.我国哪个自然灾害区中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其地形有何特点? 【提示】 中部灾害区。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地质不稳定。3.青藏高原区的主要灾种及成因是什么? 【提示】 主要以暴风雪、地震、冻寒为主。主要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位于板块交界处。将下列自然灾害的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在图4中,地区Ⅰ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多项选择);在地区Ⅱ内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