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2259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987583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 10 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准确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及历史意义,清晰认识到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通过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学会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提升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够举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理解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史料研读法,展示中共重要会议文件、领导人讲话原文、历史图片等丰富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活动,针对不同理论的特点、创新之处以及它们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合作探究与表达交流能力。 采用时间轴梳理法,构建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二十大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时间轴,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时序观念,把握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引领中国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增强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指导地位的确立,理解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认识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历史必然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能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重要历史概念、理论要点和发展脉络,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史料教学法:展示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建设成就案例,如深圳的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成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高铁飞驰、5G 网络覆盖、城市现代化建设等场景,提问学生:“同学们,从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大家能感受到什么?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什么密切相关?” 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探究兴趣。 简要回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强调其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顺势导入新课:“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领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0 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起探寻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